【脱贫攻坚在行动】泸州“最美集镇”业兴村美民富

2017年04月24日 15:33: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熊强 编辑:邱令璐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24日讯(刘健 夏华丽 记者 熊强)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紧紧围绕“产业强镇、旅游兴镇”战略主线,推行“一化三联动”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脱贫奔康。

  4月24日,记者来到龙马潭区双加镇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里看到,这里一片生机盎然。土垄上,一棵棵排列整齐的柑橘树苗随风摇曳;简氏乡村有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稻鳖养殖示范池里,中华鳖长势良好;“十里渔湾”迎来了一批批钓鱼、春游的游客……

  “双加镇牢牢抓住生态这张‘金名片’,因地制宜,走出了乡村旅游的转型之路,获评龙马潭区‘最美集镇’。”双加镇镇长龙莉说。

  业兴促发展

  近年来,双加镇在原有水产基地、 高粱基地、果蔬产业的基础,引进“十里渔湾”、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简氏乡村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三个大型 农业旅游项目,在扩大该镇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特色旅游之路。

  “十里渔湾·十里美景”以水产养殖提档升级和发展近郊休闲观光旅游为主,打造“生态化、主题化、原生化、多功能化”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先后完成4.3公里主次干道、环湖道路“黑化”改造、1 万平方米绿化工程、2 公里观光游 览栈道建设,新建游客中心35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个,成为市民周末游玩的“新宠”。

  “3月的松滩湖环湖道路沿线,集中撒播油菜花示范片更是备受青睐,赏景照相的游客络绎不绝。”龙莉介绍说,目前,松滩湖7公里环湖道路、环湖自行车道、“十里渔湾”标准竞钓池正在提档升级,预计7月底前竣工。届时,双加镇将具备承办钓鱼比赛、自行车比赛、半程马拉松赛事的能力。

  村美助和谐

  “我在朋友圈发的双加大冲头村的照片,点赞率很高哦。”双加社区居民肖登明多年在外打工,今年回家差点以为走错地方了,家乡的巨变让他准备返乡发展了。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让双加镇成为名副其实的泸州后花园,我们一直在努力。”龙莉说。

  双加镇依托省级百镇试点镇项目建设,全面扩宽升级场镇道路,新建公共服务设施;拓展城乡发展空间,集镇面积从2010年的0.9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泥结石路;完成了8个村(社区)350余户危旧房改造,完成民居风貌塑造250余户……

  场镇功能不断完善,面貌焕然一新,让双加镇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同时,该镇中伙铺村、颜坪村、大冲头村先后创建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中伙铺村、大冲头村被评为省级“五十百千”示范村。

  民富奔小康

  与村容村貌一同提升的,还有民生福祉。

  大冲头村七组王帮禄一家共5口人,女儿和女婿是聋哑人,妻子长年生病吃药,一家人全靠他务农维持生活。 2015年,王帮禄被列为村上的“精准扶贫”对象。“现在好了,我加入了村里的小溪河养殖专业合作社,喂鱼养猪,收入增加了。女儿、女婿在村和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到重庆的一个公司上班去了。”王帮禄对未来生活信心满满。

  大冲头村是龙马潭区3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该村通过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目前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大家眼中的“小康村”。

  据介绍,大冲头村通过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依托大春渔业合作社、小溪河渔业合作社、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等, 以“村企合作”的方式,着力打造“十里渔湾”水生态旅游体验区 ,2016年村集体 公司实现收入78万元,项目区贫困村民人均产业增收1500余元;中国(泸州)柑 橘文化博览园项目出租水库、土地,全村每户增收10.96万元。

  如今,大冲头村所有农户接通了自来水、生活用电、入户道路,90% 的农户接通了天然气,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 编辑推荐
  • 四川
  • 国内
  • 国际
导读不存在!
导读不存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