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嘉宾: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涛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6日讯(记者 董焦)5月5日,中国早茶第一展——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今年茶博会阵容强大,除了来自毛里求斯、缅甸等全球10余个国家的红茶、黑茶、冻顶乌龙等名茶外,四川11个茶叶主产市州也首度组团亮相,带来了川内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一主三辅”茶产品达1300多个。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茶博会还汇聚了云南、贵州、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700余家茶企,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具厂商也将集体亮相,堪称茶业全产业链的最全展示。
为全面展示此次茶博会盛况,由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与四川新闻网、四川商业投资集团共同打造的大型访谈类活动——“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将同期亮相茶博会新闻直播间,对四川省及各市州茶产业专家及全球知名茶企负责人展开独家访问,以揭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茶产业生态,发掘茶业背后的点滴故事。
![]() |
西康藏茶吴涛接收四川新闻网专访。
作为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的东道主,展会上怎少得了藏茶的身影。5月6日上午,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总经理吴涛走进四川新闻网“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茶博会新闻直播间,畅谈藏茶的未来发展之路。
旦暮不可或缺 中国黑茶竟源于四川
记者:作为黑茶的典型产品,雅安藏茶有些什么特点?
吴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是藏区人民对藏茶的深切感悟。众所周知,雅安藏茶是典型的黑茶,中国黑茶起源于四川,雅安是藏茶的主产区。
早期的四川茶叶运往西北易马,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缩小体积,蒸制紧压,以便长途运输,茶叶品质因此发生变化。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经历了长期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雅安藏茶干茶褐黑油润,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悠长。尤其是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拌而成的酥油茶、奶茶,更是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藏、蒙、维、回等民族同胞“旦暮不可或缺”的饮品。
![]() |
吴涛在直播间留影。
7家企业联盟 中国藏茶村已成新风景
记者:时至今日,藏茶在四川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吴涛:2015年1月,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政府主导,以雨城区7家主要藏茶企业为主的茶企联合抱团,合作发展,为全力打造雅安藏茶知名品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通过组建集团公司,实现雅安藏茶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提高藏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西康藏茶集团成立后,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与企业、市场与农户的纽带桥梁作用,通过集团公司发挥优势,为企业提供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信息,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
雅安市雨城区依托藏茶产业优势资源,并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在该镇国道318线旁边建设“中国藏茶村”,打造成为中国藏茶文化创意发展产业的重要基地与平台,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西康藏茶致力于将“中国藏茶村”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生产、文化品读、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集散地。
高端汉饮转型 新型藏茶更适合现代需求
记者:听说目前藏茶正在进行高端汉饮转型,您能详细说说这是种什么样的进程吗?
吴涛:目前西康藏茶正力争建立标准化、清洁化的藏茶生产标准,以优良的产品品质推动藏茶进行高端汉饮转型,将“西康藏茶”打造为具有影响力的雅安藏茶区域性公共品牌。
2017年3月28日,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首条清洁化、自动化藏茶生产线在雨城区多营镇“中国藏茶村”正式启动。作为雅安市级国资公司,西康藏茶集团集藏茶产销、臧茶文化、旅游为一体,该生产线的启动提升了雅安藏茶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水平,标志着集团已完成藏茶从种植、加工、营销、科研和文化传播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传统的藏茶饮用以烹煮为主,较为复杂,现在,为了更好地适应平原、城市居民的饮用习惯和现代生活节奏,雅安藏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相继推出了新型藏茶。
新型藏茶不仅继承传统藏茶特有的口感、风味、功效和内含物质,而且在品种、包装、饮用方式、收藏、装饰等方面,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雅安西康藏茶集团等企业率先推广了“粗茶细作”、“藏茶内销”、“各族共饮”的产销思路,促进藏茶产品革新和营销理念转变,开发研制的新型藏茶产品,更适合现代生活需求,藏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