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20次会议背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四川路径

2017年05月18日 07:06:05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李龙俊 等 编辑:覃贻花

  5月3日,华蓥市工商质检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向一名企业负责人(右)发放该市首张“十证合一”营业执照。从5月起,华蓥市全面实施“十证合一、并联办理”商事制度改革。  周松林 摄(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切片

  新“土改”的郫都试验

  □本报记者 寇敏芳

  2015年初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成都市郫都区是33个试点县之一,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青杠树村因此受益。现在,这个村已成为4A级景区,日均游客超过1000人。

  2012年,青杠树村启动新村建设,农民分散的住房被拆除,集中建设新居,零散的农田通过土地整理得以集中,一下多出了269亩建设用地。“但是很难用起来”,村主任钟家旭很无奈,“因为土地政策没放开,企业不敢来开发。”

  农民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也因为高度同质化,火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冷清。村里想打造一批观光旅游项目,“就是没资金。”钟家旭说,修村民新居还欠了银行的贷款。

  2015年9月,郫都战旗村敲响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青杠树村整理出4块共97.48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去年7月,由中国数码港科技有限公司拍得,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入市地块最高每亩单价高达73.33万元,最低40万元,“比区里不少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还高许多。”郫都区国土局副局长吴诗东说。

  土地入市,青杠树村获得了1.97亿元收益,偿还贷款后剩下0.25亿元,发展旅游的资金也有了。

  今年3月,青杠树村成功升级为4A级景区,农家乐模式转换为“景区”模式。

  农民的日子也有了较大变化。聋哑人张华柳在村里引进的刺绣坊做工,年收入超过15000元;年过六旬的陈发珍经营小吃摊,年营业额超过3万元……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

  郫都区农村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已经发展规模以上养生养老中心、创意农业基地、农耕体验园160多家,打造中国最有魅力的休闲农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农户产业化经营面积达94%以上。

  试点两年来,郫都区共完成29宗35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获得成交价款2.1亿元。对土地入市,村民投赞成票的比例均超过97%。

  经普查,郫都区符合入市条件的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约2.29万亩。为保证入市地块的规范、合理使用,郫都区还编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从“基础管理、入市管理、配套管理”三个方面出台了21个配套办法,形成了完备的规则体系。

  省国土资源厅改革处处长岳运红说,郫都区的试点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存量,初步实现还权于集体、还利于农民、还配置于市场。

  深改案例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是科技部授予绵阳的全国唯一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2016年5月26日正式揭牌运营。旨在破解制约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军地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科研院所改制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以科技人员持股为重点,积极探索转制院所建立混合所有制,已成为全国最大一家提供机械密封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整合省内外40多家科研院所等资源,搭建行业专业服务平台“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港”。

  盘活僵尸企业

  眉山对全市工业企业闲置资产进行系统调查,综合施策,盘活僵尸企业。通过实施“二次招商”“腾笼换凤”,成功盘活僵尸企业30户,签约金额45亿元。

  灾后重建“飞地园区”模式

  建设“飞地园区”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依托雅安经开区设立芦山、天全、宝兴飞地产业园区,探索生态功能区和灾区异地发展工业的新路子,形成“两化”互动、产城相融示范点,成为雅安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开放合作示范区、灾后造血功能主要载体。

  做大做强现代职业教育

  德阳市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近年来,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重点,已建成职业院校26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8所,每年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4万多名。

  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产业

  近年来,攀枝花市全力实施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三个加快建设”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六度”(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和谐度)独特优势,以打造“阳光康养·康养胜地”为抓手,大力发展养老养生、休闲旅游、医疗服务等阳光康养产业。

  科技服务点亮创新创业

  盈创动力构建物理和信息两大载体,建立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和增值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多元结合 重构物业生态

  2016年,成都市锦江区东光街道党工委完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率先辟出化解物业纠纷、修复物业关系、重构物业生态需要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协同、多元结合、法治保障的“东光路径”。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