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新元素”调亮四川产业大盘

2017年05月22日 07:00:23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陈岩 熊筱伟 编辑:王晓勇

 

安宁河谷风电场上的新能源“特大风车”在春风中发电。本报记者 衡昌辉 摄(资料图片)

  新布局构架产业梯次成长体系

  5月17日,两个长度46.6米的“巨无霸”罐体容器被装上重型卡车,缓缓驶出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制造基地,启程运往科威特——这不仅是该企业首套自主设计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也是企业在该领域的首个海外订单。

  东方锅炉的成功,与我省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产业发展体系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健全、完善。在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2014年下半年,我省提出重点发展“双五”产业,2016年又提出重点发展石墨烯等4个产业。

  从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看,高端成长型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以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为主要取向。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吉明表示,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双七”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形成全省产业发展的梯次成长结构。最终目的就是抓住产业发展的“头羊”,将这些具备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培育好,使推进政策产生“溢出效应”,辐射更多产业协同发展。

  “按梯次推进的产业培养体系符合当下的经济特征。”中国社科院工业运行室副主任江飞涛表示,对四川的经济体量来说,如果把资源集中在几个产业,风险过大;按照产业发展阶段,形成全新的梯次培养布局,既符合当前国内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特征,又符合四川新旧动能接续,换挡不失速的内在需求。

  新举措创新项目推进机制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看来,包括新能源汽车、石墨烯产业等新兴产业,各地都在谋篇布局、竞争激烈;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等产业居于技术制高点,自主创新难度不小。这些都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能力,需要强力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我省创新项目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重点项目“省领导联系、省级部门协调推进、市州党政主体责任”的分级管理和联动推进新机制。以2015年为例,省领导联系的56个重大产业项目全部纳入省政府重大项目规划,并给予省上配套70%用地指标的特殊政策;省政府将162个工业项目列入500个重点项目计划着力推进。

  在产业层面,针对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我省专门建立推进机制,由分管副省长挂帅,在强力推动的同时,引入地方和产学研单位为成员单位,打通产业发展链条。同时设立产业发展推进小组,落实产业的规划布局、发展路线图、时间表等。

  推进产业发展需要更多产业的整体布局乃至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发力。我省突出市场化导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目前,我省已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等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省财政厅介绍,计划到2016年底将建成20只左右政府出资的省级产业基金,力争建成总规模千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

  原标题:“新元素”调亮四川产业大盘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