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四川答卷:
发展的希望在绿色,需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四川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四川,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
中央深刻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位置来抓,把“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绿色发展浪潮正在蓬勃兴起。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以最严厉的举措防治污染,壮士断腕化解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发展,坚决守住绿水青山。
四川生态红线“四轴九核”分布
2014年10月
四川首次划定13条生态红线1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6%
四轴
●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土壤保持红线区
●川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盆中城市饮用水源-土壤保持红线区
九核
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黄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大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红线区
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
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红线区
锦屏山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红线区
生态四川成绩单
五年来,全省新增森林面积83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攀枝花市的面积。至2016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36.88%,高出全国平均值15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省共淘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872万吨,削减煤矿产能7129万吨,每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上千万吨
去年底,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全省PM10年均浓度比基准年(2013年)下降12%
去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2.7%
去年,四川集中开工污染防治重大项目432个,总投资542亿元
五年来,四川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947.66平方公里,与宜宾市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