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媒体记者走进雅安 镜头记录灾后重建脱贫攻坚新变化

2017年06月18日 09:53: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编辑:覃贻花

中意媒体记者联合采访雅西高速相关情况。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8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6月17日,中意媒体四川行采访在雅安正式开启。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拉美地区广播中心、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意大利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共和国报》、意大利记者通讯社等主流媒体的多名中外记者,深入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等地进行联合采访,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报道雅安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远眺世界首创的雅西高速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黄刚 摄

  观天路:

  意大利记者当主播 介绍世界首创的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

  从雅安到石棉县,采访组一行在“云端上的雅西高速”穿行。行驶在雅西高速上,不少记者隔着车窗窥见其在山间弯曲延伸的一角时,已心生惊叹。抵达石棉县栗子坪乡后,在县委宣传部和乡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采访组驱车来到雅西高速的“双螺旋隧道”最佳观赏点,远眺这个世界级的工程点时,他们的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雅西高速公路石棉县境内的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可以类比地理解为“盘山”隧道。因为在雅西高速修建过程中,从石棉翻越拖乌山,线路距离为60公里,但高差却有1500米。由于石棉境内全部是峡谷地带,只有打隧道穿山。为了在较短水平距离中,消减高度落差,雅西高速的工程师们便创新性地设计出一条螺旋状的隧道,这条隧道打在山中打出一条隧道,在隧道中盘山。其中,干海子双螺旋小半径曲线型隧道是为克服12.35公里729米的高差和避开安宁河断裂东支和铁寨子―曹谷两条断裂带、季节性冰冻带、降低路线纵坡,同时为了绕避活动断层的不良地质地带和避开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而设计,它们不仅世界首创小半径双螺旋第一长隧道,同时也是桥隧相连的世界第一小半径螺旋曲线隧道。

意大利国家电视台2台记者Maria Novella Rossi出镜当主播,介绍雅西高速世界性创新工程情况。

  当看到这个世界首创的工程项目时,两位来自意大利的记者也惊叹不已。采访现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的邀请下,意大利国家电视台2台记者Maria Novella Rossi出镜当了一次主播,向意大利的观众介绍这个代表着中国创新、创造的伟大工程。


中意媒体记者在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联合采访村里产业发展情况。

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果农张杰向中意媒体记者介绍大樱桃种植的情况。

  看变化:

  农旅结合致富路:雅西高速将游客带进来也把绿色生态农产品送出去

  对雅安当地老百姓来说,雅西高速不仅是一条便捷的出行通途,更是一条通往小康的致富路。对此,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的果农们深有体会。

  入夏的6月,同心村漫山遍野的大樱桃日渐成熟,这里已经迎来忙碌的大樱桃采摘季节。入村的道路两旁,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处快递点,乡亲们正迅速地将新鲜采摘下来的大樱桃封装贴条,当大樱桃们乘上快递车辆,沿着雅西高速一路奔跑,24小时内它们便会出现在省内各大水果市场上,48小时内沿海城市的超市里也将看到它们的身影。

  同心村果农张杰在90年代末退伍后,去深圳打工。他尤记得当年在深圳的大超市里看到的大樱桃,“卖120多块钱一斤。”让张杰没想到的是,2005年他返乡时发现家乡的大樱桃已开始规模种植。“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大樱桃卖到深圳,那就赚钱了。”于是,2006年,张杰辞去在深圳的工作,返乡当了一名果农。这次返乡,他抓住了商机。“现在我们种植了13亩大樱桃,产量接近2万斤。”不仅如此,通过“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及资金帮扶,张杰还建起了漂亮的三层小楼,开起了食宿一体的农家乐。“现在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以上,确实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我现在还跟几位朋友在凉山州甘洛县成立了一个合作社,主要还是种植大樱桃的,今年起将开始有所收入。”因为有雅西高速这条强有力的物流交通保障,如今张杰通过电子商务也进一步带动起了大樱桃的销售。“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大樱桃都是通过电商卖出去的。”

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生态环境很好。

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彝家乐老板王琼英(左)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与同心村相距100公里的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也正在走一条“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的发展之路。听说有国内外媒体采访,孟获村里开的第一家彝家乐老板王琼英特别穿上彝族的盛装。她的彝家乐餐馆就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旁,颇受外地游客喜欢。在踏入这行前,王琼英跑了17年的客运。而孟获村也在这些年里得到快速发展。一栋栋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小别墅拔地而起,以前远居在山上的村民们现在聚集在一起。村里道路硬化了,电力通讯都有很好地保障,每栋房子前的院坝得到绿化美化,村里的基础设施配套越来越齐备,爱好唱歌跳舞的彝族老百姓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广场。“村里正在发展旅游业。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便开始做了彝家乐。”王琼英介绍,她已向村民租赁了8栋房屋改装成客房,可容纳50人居住。她下一步的目标则是达到200人。“看到我慢慢做起来了之后,其他村民也纷纷来取经学习,在我的带动下,村里已有10多户村民做起了彝家乐。”王琼英说。

  千年孟获城,一朝新农村。“我们不仅发展旅游服务业,也积极发展起了高山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的深度融合。”孟获村村支书罗伟介绍,如今村里人均纯收入已上万元,在去年已摘掉贫困帽的孟获村,正在努力巩固发展成果。“打开孟获城,世上无穷人”的神奇传说正在变成一幅协调发展和谐共享的现实图景。


远眺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漫山遍野均是身披塑料薄膜的大樱桃树,很是壮观。

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果农张杰家里新鲜采摘的大樱桃。

  谈印象:

  灾后重建发展提速 将让更多人了解当地脱贫攻坚成果

  Maria Novella Rossi并非第一次到四川,1984年,她曾到过成都。这次随着采访组深入到川西的雅安市,走进孟获村、同心村老百姓家里,一天采访下来,四川偏远山村的灾后重建发展新貌让她印象深刻。“村里的房屋都建得很漂亮,整个村庄干净整洁。”Maria Novella Rossi说,不仅仅是今天所到的两个村落,雅西高速这一路走来,沿途不断出现的新建房屋,让她真切感受到雅安灾后重建的发展变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拉美地区主任朱博英介绍,参与此次采访的意大利三家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均做了精心的准备。采访路上,雅安市相关负责人对当地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当实地采访时,仍有不少震撼我们的地方。当我们从山上俯瞰雅西高速公路时,震撼于这个世界级工程的雄伟壮观。中国有句俗话,要致富,先修路。雅西高速便是最好的一个证明。虽然雅安经历地震,遭受损害,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和支持下,在四川省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当地灾后重建工作做得很好。通过雅安,我们也看到了四川山区乡村生活的新变化。“比如,今天我们到的同心村,花海果香。在石棉县和汉源县的实地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找对了一条致富之路。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生态,做好绿色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是一条非常好的致富之道。”朱博英介绍,我们也想通过中意主流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取得的新成绩,了解雅安市人民生活的新变化。


今年果农张杰家的大樱桃长势喜人。


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果农张杰家的大樱桃树上挂满果子。


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新居极具地方民族特色。


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彝族村民在文化广场上快乐起舞。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