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打造五个千亿规模农业产业集群

2017年07月13日 05:01:11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李秀明 尹沁彤 编辑:王晓勇

  四川省各市州

  交流农业农村

  改革经验

  农业,作为四川省的“金字招牌”,在昨日的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被四川各市州的代表们热烈讨论着。根据当地农业农村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各地代表们分享了各自的成效和成功经验。

  安岳:

  让农民当股东

  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以“种植柠檬”为特色产业的安岳,近几年来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作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2016年,安岳全县472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其中30个行政村超过10万元。

  安岳县代表介绍,政府在贫困村探索新路子,将涉农项目资金量化折算为股金,让农民当股东。这项举措,破解了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资金的瓶颈——贫困群众缺钱发展企业,从而推动农民和集体抱团发展,有效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潜力。

  小金:

  攻克技术

  高原牦牛从“牧”到“养”

  小金县经过探索实践,打破了“高原牦牛不适应圈养”的神话,走出了一条川西藏区传统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小金县代表介绍,养殖高原牦牛的传统方式,是“牧”。但放牧出栏周期长、生态破坏大,都是“牧”衍生出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小金县近年来召集了技术人员先后开展饲料调制、圈舍改造等试验20多次,又邀请专家进行数据测定和分析,最终总结出“4218”模式。经过按照该模式标准化建设圈舍、标准化养殖,并成立合作社鼓励周边群众入股养牦牛,高原牦牛出栏的周期缩短了2至3年,每头牦牛增收800至1200元。高原牦牛从“牧”到“养”的路子就这样走出来了。

  广汉:

  放活土地经营权

  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

  近年来,广汉市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努力建设全省一流的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被确定为四川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政府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三权分置’改革,鼓励采用土地流转、入股、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放活了土地经营权。”广汉市代表介绍,这些举措,让广汉市目前土地流转的总面积达到了14万亩,流转比例达42%。

  他还介绍,坚持产地无害化也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的重点举措之一,通过大力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控技术以减少农业用量,产地环境既得到了保护、农田质量也得到了提升。“2016年,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共完成30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668.6公斤。”

  本组稿件采写

  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尹沁彤

  原标题:成都将打造五个千亿规模农业产业集群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