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楼为啥要建4年?
桥梁工艺
房子基础挖到地面3.2米以下,在承重的构造柱下方浇筑了6根通槽,构造柱地面下2.2米宽,非承重的隔墙地下1.6米宽。
胡天洲的承重结构,是按照桥梁施工工艺,在每根构造柱下方还有水泥墩,以支撑上方的承重体。墩子的规模是1.1米×1.1米,构造柱的规格则是58厘米×58厘米,比其他同类建筑宽20厘米。
石子冲洗
石子运到后要用水管冲洗一次,去掉石子中的泥沙;使用时,还会像淘菜一样,对进入混凝土的砂子进行清洗,连粉尘也要洗净。
柱子保湿
水泥柱顶部用麻布缠着,放着水桶,毛巾一头浸在水中,一头搭在水桶外面,与缠着柱子的麻布相连,让柱子随时保持湿润;
独自建房
石工、木工、钢筋工、焊工、泥工甚至小工,都是一个人,因为“请的工人达不到要求”。
水泥柱顶部用麻布缠着,放着水桶,毛巾一头浸在水中,一头搭在水桶外面,与缠着柱子的麻布相连,让柱子随时保持湿润;石工、木工、钢筋工、焊工、泥工甚至小工,都是一个人,因为“请的工人达不到要求”……在宜宾屏山县中都镇街村,一位农民年复一年不紧不慢地独自建房。从2013年至今4年有余,这位乡村“建筑牛人”的房子,才建成一楼的构造柱。
对外界的不解和质疑,读高中时数理化成绩一流的房主胡天洲不以为然,他自称所建的房子按建设桥梁的标准进行精细施工。“建成后要让子孙后辈们传承几代,核爆都不怕。”
而专业的注册建造师表示,房子建成以后,仍须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理机构进行验收,以策安全。
“怪物”
玉米地中间的这处民房
修了4年才搭个框架
在乐山市马边县至屏山县新市镇的马新路(X150县道)中都镇场口,公路两边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民房。在鳞次栉比的民房中,夹杂着一处非常奇特的构筑物。
“你说它是房子,又没法住人;你说不是房子,但房主确实在修房子。”面对记者的询问,中都镇上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这个建筑,也知道房主胡天洲其人其事。
成都商报记者在居民的指引下找到胡天洲的房子(建筑工地)时,这里并没有人。在公路边的陡坡下,约两百平方米的宅基三面用水泥混装土建成护坡,将背后的玉米地完全隔开。地面上十余根粗壮的水泥构造柱拔地而起,下方是比构造柱横切面宽一倍的水泥墩子,上面是锈迹斑斑裸露的钢筋。石子、砂子、砖头、木棒等建筑材料堆得到处都是。
“你看水泥柱子顶部,都用麻布缠着,顶上还放着一两个水桶。”记者注意到,这些黑色的水桶装着大半桶水,而且里面都放着毛巾。毛巾一头浸在水中,一头搭在水桶外面,与紧紧缠住构造柱的麻布相连,水泥柱表面看起来很润,泛着与其他水泥墙不一样的青色光泽。
村民指着胡天洲工地前的一堆待用石子,石子青得发光。村民告诉记者,胡天洲在用石子建房前,会把石子全部洗得干干净净,不带任何杂质;而在一些人体可以够到的钢筋上,都套着矿泉水瓶;堆放砖块、材料的地面,也全部用水泥硬化,砖头全部泡在水里。
“老胡这房子修了几年,因为看不起别人的做工,所以他自己一个人修。”当地居民说,胡天洲把柱子建成后,准备要砌一层的砖墙和浇筑二层的屋面,但已经请不到工人干活了。“工人们都说怕达不到他的要求。”一位建筑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