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桂圆喜获丰收有望首次出口 果农不愁销(图)

2017年09月06日 11:44: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岳东 编辑:邱令璐

.

泸州海潮桂圆熟了

  四川新闻网泸州9月6日讯(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这种6元,这种10元,保证本地桂圆。”在泸州各地农贸市场,随处可见又大又甜的桂圆销售,市民争相购买。今(6)日,记者从泸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了解到,今年该市桂圆产量预计在8万吨,相比去年增产达30%左右。面对丰收泸州相关部门多渠道、多措施力促销售,增加农户收入。值得一提的是,泸州借自贸区优势,正在准备销往香港,今后让“泸州桂圆”品牌亮相国际市场。

果农笑了

  泸州桂圆熟了 果农笑了

  记者来到泸县海潮镇,这里远远近近都栽满了桂圆树,有独木成林的百年老树,承载了海潮桂圆种植的悠久历史,也有新技术种植的优质品种,一串串桂圆随手可摘。游客三三两两走在林中小道上,欣赏着沿途美丽的风景,感觉心旷神怡。

  “快来尝尝,保证让你吃了就停不下来,不信你试一试。”见到有人来,果农们热情地打招呼。被他们刚刚从树上摘下的桂圆,引得游客争相购买。记者信手捻起一颗,剥开外壳,肉质细嫩,入口汁多甘甜,美味直渗心里。

  果农告诉记者,海潮桂圆有很多品种,有香桂圆、蜀冠、泸丰、泸早、晚香一号等,其中香桂圆是海潮桂圆中的珍品,已通过中国果品行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

  “泸州桂圆名气越来越大,在市场上口碑很好,销路顺畅,除了传统销售外,专合社与很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帮我们线上销售,除了销往成都、重庆外,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我们只管采摘都忙不过来。”村民赵天权忙得不亦乐乎,忙着将桂圆装箱。

  “好品质的桂圆批发价都要5至8元,我们家有100株香桂圆树,能产1万多斤,年收入好几万元。”海潮镇流滩坝村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村里共有3700多人,每年桂圆人均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一户收入3-5万元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泸州桂圆主产“大户”除海潮镇外,还有泸县潮河镇、太伏镇,江阳区黄舣镇等地。潮河镇还有“中国晚熟龙眼之乡”的美誉,而太伏镇的沙田坝有尚未经过太多人工雕琢依旧保持着原生态的样貌的龙眼长廊,都是市民争相旅游采摘的目的地。


 

泸州张坝桂圆林

  政府搭台唱丰收大戏 有望首次出口提升品牌

  海潮镇副镇长张明燕介绍,海潮镇地处沱江下游,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有“川南桂圆之乡”的美称。“土壤为浅土沙地,造就了桂圆的独特与美味和较长的成熟期。”张明燕说,政府鼓励村民兴办专业合作社,建设冷冻库,借“互联网+”东风多渠道发力扶持产业。“政府搭台,举办采摘旅游活动,协助果农参加全国农产品交易会,还给主产村拨款产业基金,让各个村都打造自己品牌,让海潮桂圆刚刚上市就收获了大量订单。”

游人采摘

  泸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黎秋刚介绍,今年桂圆在春季成花时,气温宜人,5、6月花期时天气也正常,加之果农越来越注重管理,不仅丰收而且果实味道也优质。“果皮色泽微绿中带亮色,果皮细嫩则果肉更细腻香甜。剥开果皮,通透明亮,果汁不外流,锁得住糖分的果子,越是上好品种,入口更细更甜,如果果子大米子又小者,更是上好佳品。”黎秋刚说。

  “桂圆大丰收,村民的收入也应该跟着‘丰收’。”黎秋刚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除了指导村民技术、帮助科学管理提高品质产量外,还多渠道帮助村民销售。“除了开展各类活动、线上线下帮促销外,还借泸州自贸区优势,准备将优质泸州桂圆出口国外。”黎秋刚说,正在办理优质桂圆出口检验手续,若顺利的话,今年将销往香港20吨,今后还销往欧盟等国,让“泸州桂圆”走出国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