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兰渝火车来到古城阆中 感受“阆苑仙境”之美

2017年12月08日 13:33:10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编辑:肖伟

    兰渝铁路的通车,不仅打通了西南和西北最便捷的铁路大通道,更是为沿线一些曾交通并不便利的城市带来了发展与便捷。比如在兰渝铁路沿线上的“阆中”这一站,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共同汇聚于此,同时还包含这厚重的三国历史典故与传统的风水文化,并且有着全国四大古镇之一的阆中古镇。

  然而,汇聚如此之多发展优势的一个地方,却因为交通的不便,为阆中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建立车站便捷了交通

    11月23日上午,兰渝铁路沿线媒体采访团来到了阆中车站,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配套设施完善,地上站前广场占地近80亩,地下建有大型智能管理停车场,可供400至500辆车辆停放。车站进出站方式采用“地上进、地下出”,与阆中古城、七江新区和周边的兰渝高速公路、国道212线、国道347线均有快速通道,交通组织规范高效。

  据阆中站党支部书记李勇告诉记者,阆中站在2015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现有办理客运业务的旅客列车10对,普通旅客列车有6对,动车4对,包含阆中始发至成都D5121/2次、重庆D5133/4次各一对,主要以古城特色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客流及外出务工和探亲客流为主。

     “自阆中站开通以后对阆中这个旅游还有精准扶贫包括地方其它的经济建设还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从旅游这块来讲,目前日均的客流,我们的发送量将尽3000人,每天到发总共6000人,在今年的五一、清明期间达到了日发送高峰,超过了8000人。兰渝线全线贯通了以后,西北方向来的客流也比较多,全国各地增长的客流也比较明显,对阆中的旅游发展,还有包括沿线的精准扶贫都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正在筹备阆中的货运业务,如果开通了以后,对地方其它的制造业和一些实体经济有一些比较大的触动和推动作用。”

    目前,兰渝铁路现从阆中站始发和经停阆中站的客运列车每天为21趟,下行至重庆方向6趟,成都4趟,上行至广元、兰州、西宁、新疆方向11趟,日均到发旅客量约6000人次,极大地带动了阆中经济发展。下一步,西成高铁即将开通,阆中站也将开通重庆至西安的动车,这对西北方向的旅客客流更将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兰渝通车促进了旅游

    来到阆中,不得不提到与丽江、平遥、歙县并列为中国四大古城的阆中古城。阆中古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风水景观独特,由于位置与开发不如其他古城商业化,反而显得更加的古朴与厚重。

  “阆中四绝”即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保宁压酒这些叫的上口的美食更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记者初来阆中,看到石板巷里、青瓦红砖,到处都流露出浓郁的中国风,它带着历史古老与沧桑,从久远的商州时期一路走来,大部分商铺都是原来的老屋改造而成,虽然低矮,却恰好的保留了古镇该有的韵味。

  古城风生水起,勾起千秋的思绪,风水浸润的老街有下起了剪不断的雨。在这山环水绕的地方,有着难以置信的美丽,但曾经交通的不连通却极大的阻碍了古镇的发展。记者了解到,以往前往古镇观光的游客更多的只能选择自驾游,分别从兰州、重庆、四川东(达州)、西(绵阳)、南(泸州)、北(广元)方向到达,城际巴士和公交车也并不是很便利。据阆中市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局工作人员李昌芹告诉记者,兰渝铁路开通以后,对阆中的旅游到达现象有了显著的提升,极大地在交通上弥补了阆中旅游环节的不足。

     “在今年兰渝铁路开通以后,紧接着就是国庆和中秋双假期,在这期间整个阆中游客接待量高达了200多万人,仅通过咱们兰渝铁路这条线上到达阆中的人数就接近五万多人,因为班次和载客量的固定,只能说是在自驾游的基础上有一些弥补,但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后兰渝铁路在沿线的班次也会越来越密集,会对来阆中旅游的游客多了一种出行方式,也能更大的促进阆中旅游产业的发展。”

  李昌芹告诉记者,在兰渝铁路开通以前,甘肃的游客占到阆中整个游客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四到五左右,而兰渝铁路开通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出的数据为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左右,至少提高了两到三个百分点,单一个甘肃地区来说就有如此明显的客流增长,所以兰渝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来到阆中旅游的人数也在稳步上涨。


    相关信息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城中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阆中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如风景秀美的锦屏山和历史悠久的腾王阁等。

  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84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文物名胜众多,杜甫、元稹、李淳风、袁天罡、吕洞宾、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善孖、丰子恺等先后来阆,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

  阆中城区地面文物点有2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四川省县级政区之首。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

  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

  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阆中古城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