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三岔湖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7日讯(记者 陈淋)1月26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省长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我省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工程便是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报告明确指出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这一工程是奠定我省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一重点工程的描述和要求是:现代航空是改变“蜀道难”和我省经济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迫切需要。天府国际机场和空港新城建设要科学把握功能定位,统筹抓好规划衔接,同步建设场内和场外、客运和货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机场航站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加快建设高铁、地铁引入航站楼工程和机场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做好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入驻准备。按照同场化运营模式,统筹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的协同发展,夯实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和临空型总部经济的基础。
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推进情况怎么样?科学把握功能定位了吗?统筹抓好规划衔接了吗?重大项目集中落地了吗?带着大家关注的问题,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了负责这一重点工程的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相关负责人。
“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位于成都东南部,距成都中心城区约50公里,总规划面积约483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户籍人口总数31.7万人。2017年7月,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成都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方针,其中把实施‘东进’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坚持产业分区、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产业基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2017年,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启动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约1700亿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相关负责人首先介绍说, “2017年,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围绕临空型枢纽经济、都市型服务经济、创新型新经济三大产业主题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入库项目175个,其中已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超过2600亿元,掀起空港新城开发建设热潮,打造国家内陆开放新枢纽。”
“作为成都‘东进’战略极核,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未来将按照‘全球新枢纽经济领航者’的产业定位,依托航空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成为产业兴旺发达、环境山清水秀的智慧、创新、低碳、宜居之城,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这位相关负责人描述了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功能定位。
三个定位高起点规划
“2015年1月,成都新机场建设获国家批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于2016年5月开建,成都因此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就坐落在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作为‘东进’的重要阵地,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确立了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支撑国家内陆开放的新枢纽、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三个定位。依托自然生态本底,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将在48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形成‘双轴一带、一港一核、六川六片’的区域空间布局。”这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南北向、东西向,将确立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与天府新区拓展轴,围绕龙泉山、三岔湖构建生态景观带;依托成都天府国际航空港,在其西侧的绛溪河两岸,规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商业商务中心、奥体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新城极核;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山水环境,以绛溪河、海螺河、毛家河等6条主要河流廊道自然划分形成金坛、绛溪北、绛溪南、三岔、机场北、机场南6个城市发展片区。空港新城将打造以自然生态本底为依托,塑造“北依山、西滨湖、东临港、南通风、中嵌绿”的特色空间格局。通过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和人性化的开敞空间设计,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城市节点和景观门户,形成“望山见水、透风见绿、环港聚核、塑谷呈湾”的总体城市形象。
按照产业定位,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将依托航空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打造现代临空产业体系。临空型枢纽经济方面,将发展国际贸易、枢纽物流、会展服务、航空维修制造;都市型服务经济将发展总部经济、体验型消费等;创新型新经济将发展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
重大项目集中落地开工
“1月10日,成都高新区宣布联合中国联通集团、法国Sigfox物联公司、法国KRG(SeniorAdom)智慧养老公司,四方共同开发和建设运营‘中法合作·成都国际智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项目。该国际养老服务社区总投资约3亿欧元,实行分阶段规划建设,其中第一阶段规划面积的5平方公里就坐落在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智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中法养老合作项目落地只是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吸引企业入驻、汇聚项目投资的缩影。2017年,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入库项目达175个,已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超过2600亿元。其中,全球最大工业物流设施企业安博公司拟投资4亿美元,在此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世界500强房地产企业万科集团拟投资40亿元,打造万科空港新城智慧物流示范区;国内领先的快递公司顺丰集团计划投资9亿元在空港新城建设电商产业园;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校区入驻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这位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11月,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国科幻城项目落户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致力成为全国首个科幻产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基地,同样在去年11月,ICAS国际航展委员会中国总部落户天府国际空港新城。ICAS是国际航空展演权威机构,每年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国家举办上百场航空表演,拥有包括波音在内的数百家会员单位。未来,ICAS将在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引入国际航展赛事和航空国际会议论坛。
随着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正掀起新城开发建设的热潮。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正加快发展临空型枢纽经济、都市型服务经济、创新型新经济三大产业,建立相关产业领域龙头企业信息数据库,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奋力成为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支撑国家内陆开放的新枢纽、汇聚国际创新人才的新家园。
四大基础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为完善教育、医疗、休闲等基础功能,加速形成产业承载和人才吸引能力,去年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启动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约1700亿元。去年11月,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06亿元,涉及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三个重点领域的52个项目。
从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玉成乡出发沿道路向北,总投资逾90亿元的空港新城环状“主动脉”工程正在忙碌施工:北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东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西一线道路工程和机场南线(一期)综合管廊工程。这4个项目承担着城市内部以及与新机场之间的水、电、气、讯通道和交通功能。其中,道路工程主要是为空港新城道路体系奠定基础,确保交通运行便利;综合管廊工程则是保障空港新城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工程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项目完工后将形成环状的道路体系,区域内各片区交通循环将更加顺畅。”这位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道路和综合管廊的开工和建设的逐步推进,预计到2020年,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将初步具备城市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与正式通航的天府国际机场形成合力,加速人才汇聚和临空产业聚集。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