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花痴"夫妇租下1000平方米楼顶 自建空中玫瑰园

2018年02月06日 10:02:11 来源:成都晚报
记者 薛欢 编辑:许成嵩
女主人自制的玫瑰香草露

  记者观察

  大力引领绿色服务 成都一“绿”到底

  出太阳的时候,在成都菁蓉国际广场工作的吴见涞,喜欢到8号楼楼顶坐坐,这里随处可见树和花,绿化面积达5900平方米。据了解,成都菁蓉国际广场是中国首个通过LEED V4既有建筑铂金级认证的办公产业园。绿色建筑,是成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单是建筑,在这座城市,还有绿色园区,绿色交通,绿色技术……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成都要大力引领绿色服务。要大力推动城市、生产、生活绿色化,加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园区、绿色社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休闲、绿色餐饮、绿色住宅等绿色业态,构建绿色服务产业链。

  在成都,随处可见绿色出行的市民。今年初,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ofo等机构,共同发布了《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第4季度)》,成都获得了“最爱骑行共享单车”城市的殊荣。不仅如此,成都的绿色建筑也让人眼前一亮。据世邦魏理仕(CBRE)和USGBC联合发布的一份绿色建筑研究报告显示,成都的LEED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其最高级别为铂金级,相当于绿色建筑界的“奥斯卡”)写字楼面积排名中国城市前四,整体认证面积排名前十。此外,在打造绿色社区方面,成都近日启动了2018年“最美阳台、最美小区(院落)”评选活动,鼓励更多居民拓展绿化空间,美化居家、工作环境,推进美丽社区建设,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美好景象……

  据了解,接下来,成都将重点推进绿色技术、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培育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餐厅、绿色社区。引导商品包装减量化和再利用,发展“互联网+回收”,探索“绿色兑换”。扩大城市公交、环卫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比例,发展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

  成都生活之美系列评论

  生活之美不是现成的享受 也需要在探索中去发现

  作为一座1000平方米空中玫瑰园的主人,在旁人看来,“花痴”夫妇的生活自带一种诗意之美。但当谈到“生活之美,美在何处”时,周思岑几乎脱口而出:“美在发现。”细想之下,的确如此。拥有美物的人不计其数,却并非每个人都能享受美的体验。走近“花痴”夫妇方才发现,他们的生活之美不是静止的、现成的,而是十数年不断探索、发现植物之美、科学之美、美食之美、创业之美,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享受。他们的生活美学正是应了法国雕刻艺术家罗丹的那句经典:“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有话说

  自成都晚报在报纸以及新媒体平台全媒体发起“发现成都生活之美”推选活动以来,截至目前,成都晚报已收到100余部网友精心拍摄制作的短视频,更有众多市民、蓉漂、外国友人等各界人士讲述自身切实感受到的成都生活美学。

  网友“Monkkiee”:现在成都就像一个大花园,大大小小的绿道把我们的家、公司和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串联在一起,生态之美触手可及。

  “成都十大生活之美”推选活动参与方式

  1拍摄1-3分钟小视频展现你心中的“成都生活之美”,发布微博并@成都晚报即可参与,或将作品发送至邮箱2902271096@qq.com

  2在成都晚报微信公众号留下文字或语音,讲述你心目中的“成都生活之美”关键词,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即可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摄影报道

  原标题:成都“花痴”夫妇的生活美学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