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县:这样处理“三不扶”,让人不得不服

2018年05月28日 16:06: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朱梦琪 编辑:邱令璐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8日讯(朱梦琪)那个“扶不起来的贫困户到底该不该扶?”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浮上水面,成为阻碍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的“硬骨头”。“精准扶贫不能落下一人”,为啃下这些“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稻城县着力排查精准贫困户中的“懒汉”“赌徒”“酒鬼”,开展“三不扶”专项整治活动,然而“三不扶”并不是“三不管”,是通过改观念、换思想、树信心,让“三不扶”对象有意愿改变现状,有途径摆脱贫困,有能力致富奔康。

片区工作组长指导铁初做好环境卫生,养成好习惯

  铁初是卫仲村里出了名的懒汉,与妻子两人年轻力壮,却整天无所事事,家里穷的叮当响却从不思考挣钱门路,“第一书记”为他制定了发展规划,他一件也不实施,住房条件差,却总说“不用担心,我是贫困户,国家会扶持我的”。领导干部想摘掉“贫困帽”,但像铁初这样的“懒汉”却想守住贫困户的身份,扶贫被他们当成了一种福利,“等靠要”思想严重,乡党委、政府,村“两委”无不感到头疼。

铁初修建院内蔬菜小棚

  然而当脱贫攻坚督查工作组再次来到卫仲村时,贫困户铁初的精神面貌已大为改观,他热情地招呼工作组参观新建的房屋和院内的蔬菜小棚,房前屋后,花红柳绿,室内室外,干净整洁。拿出一年的收支台账,一笔笔开支详细记录着铁初夫妇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生活逐渐好起来。“现在铁初可积极了,村内有什么事,他都是积极参加,安排的护林员工作,他也尽职尽责,还真有点带头人的样子。”村委会主任笑着说。

  是什么让“懒汉”铁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原来,稻城县按照“三不扶”的原则,对具有劳动力,却因“懒、赌、酒”致贫的,减少政策扶持,转而从思想教育、发展生产就业入手,注重根治思想“穷”,强化宣传教育,充分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

乡党委政府、村两委、驻村帮扶力量对铁初进行了“N对1”结对教育

  乡党委政府、村两委、驻村帮扶力量对铁初进行了“N对1”结对教育模式,“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一周要来我家四五次,给我讲政策,讲道理,一开始我也听不进去,后来他们甚至主动到田地里跟我一同耕种,我是真的感到羞愧,他们为了我能脱贫这么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铁初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积极参加精准扶贫石匠技能培训,并在乡党委的协调下,找到了务工岗位,增加了就业收入。同时,铁初的住房改造也在党委政府的督促下提上了日程,从备料到建设,每天量化工期,督促建设,并与相关补贴资金挂钩,紧水逼鱼跳,现在铁初的住房已修建完成。

  精神上的贫困远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懒汉”“赌徒”“酒鬼”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不能简单的“怒其不争”,根本是要打开贫困户的心结,要精准到人的“志气、精神、骨头”,真正对症下药,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面对像铁初这样的‘三不服’对象,我的办法就是先迈进贫困户的门槛,再住进贫困户的心坎,没有扶不起来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巨龙乡纪委书记、扶贫专干多多说到,让“懒汉”变勤、“赌徒”戒赌、“酒鬼”戒酒,一个不落地共奔小康。(图片由稻城县纪委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