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4日讯(记者 陈淋)今日,成都市郫都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成都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和对外开放大会精神,通报上半年投资促进“双过半”目标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前一阶段的‘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下一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高质量形成调研成果,并转化为郫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会上,郫都区委提出,认识要再提高,各街道、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科学谋划郫都发展总体布局,以感恩奋进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为主题,深入学习讨论、扎实调查研究。方法要再创新,将全覆盖开展对企业项目和社区的深度调研,实打实的解决一批矛盾和问题。落实要再深化,把推进活动开展和做好日常工作统筹起来,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公园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全局性工作,纵深推进“ 三大活动”,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献智献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郫都区提出奋力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绿色智慧城区的目标,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进,不断提高郫都对外开放工作水平,为推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在持续拓宽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方面,郫都区将在参与成都市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上找准切入点,抢抓成都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走廊”“国际陆海联运走廊”战略通道的契机,加快推进在建地铁、五环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机场直达高速、地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构建更快速、更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郫都快速融入航空铁路枢纽,拉近与世界距离。积极推动郫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主动顺应国际消费需求,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郫都造”改造升级和品牌包装,鼓励相关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蓉欧+”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扶持相关企业在外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主动融入省市对外经贸活动,加大“郫都产”推介力度,推动郫县豆瓣、蜀绣等特色产品走出国门,占领更大市场份额。
郫都区明确,将精准招引跨国公司,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聚焦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全面梳理细分产业门类,精准绘制产业生态圈全球全景图,以6类500强企业为重点,按照“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持续跟踪,争取海外更多跨国企业落户郫都。聚焦重点国际城市,充分利用国际行业协会、商协会和中介公司的信息和资源,开展专题投资推介活动,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新兴贸易快速发展,把服务贸易放在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商等企业在郫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做大做强外贸新增长点。
在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方面,郫都区将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深化与相关驻蓉领事机构对接联系,主动对接相关国际城市,进一步扩大郫都区国际“朋友圈”。同时,深化同都柏林市、劳恩海姆市等友城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完善经贸交流、人才共培等机制,推动更多“郫都造”进入友城消费市场,吸引更多友城知名企业投资郫都,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广泛参加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和承办创交会、全国双创活动周、创业世界杯、国际美食节等国际性交流合作活动,充分激发文创、艺术、旅游、美食等国际特色交往活力,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借助外资企业以企招企,充分发挥同乡会、海外校友会、友城企业等资源平台作用,鼓励各类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加强对外交流,更好发挥民间外交在国际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
同时,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郫都区将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新经济品牌。加大国际双创交流合作,坚持一个孵化器就是一个招商平台、一个聚才网络,拓展在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建立菁蓉海外工作站的范围,探索建立海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转化为招商引资引智的平台,有机链接国际国内资本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吸引更多海外优质资源、人才、项目入驻郫都。依托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对接,加大菁蓉镇投资环境和政策的宣传推介,提升创客郫都国际影响力。加强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区内高校合作,形成技术、资本、组织全方位高端链接,以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为新经济企业赋能。打造国际化新经济应用场景,聚焦“六大形态”规划新场景、创造新场景、包容新场景,搭建开放式、便利化、全要素、低成本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催生新产业提供应用市场。要打造适合新经济产业人才需求的生活场景,精心布局具备国际化水准的文化、教育、医疗、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满足生活需求。
会上,郫都区委还强调要精心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专业化、成建制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更多更快“飞”出实验室。依托知识产权法院,强化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行动,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要营造优质政务服务,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深化“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改革,深化审批流程再造,不断降低企业办事全流程的时间和费用。健全完善区领导联系服务重大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工作制度,严格推行重大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一套推进措施、一项考核制度、一项问责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对企业从签约入驻到落地投产实施全程VIP服务,营造亲商重商环境。要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外资企业来郫发展的国际法律服务体系,在建设法治环境上走在前列,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保驾护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