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村
四川新闻网巴中6月8日讯(记者 李桃 摄影报道)近日,记者走进南江县赤溪镇茶园村,在村口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汪军、田正聪正和当地村民一起进行着沟渠清理工作。据了解,在南江县统筹组建成立一批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全覆盖宣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背景下,茶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实地调研与案头调研相结合,听百姓心声,解百姓之忧,激发老百姓主动发展产业热情,助推脱贫攻坚,共绘“鲜花如海、茶园飘香、茶树茂盛、百姓富裕”这一乡村发展美好蓝图。
茶园村一角
位于南江县赤溪镇的茶园村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村内七、八百年的老茶树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这一背景下,茶园村在发展茶树种植产业上却颇为坎坷。“2012年,茶园村就搞过茶树种植,但因没科学管理,且无技术指导,失败了。”据南江县委宣传部干部、茶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汪军介绍,正是曾历经失败,因此当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再次向村民提出发展茶树种植时,大部分村民持反对意见。“经过了解走访,发现村民觉得传统粮食种植更安心,担心种植茶树没有成效。”
茶园村一角
百姓担心什么,驻村扶贫工作队便解决什么。村民对于发展茶树种植、搞产业发展存疑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汪军便多次给老百姓讲课,讲发展前景,“首先我给村民们讲了很多构想,比如通过发展茶树种植及蔬菜水果产业,茶园村实现将‘茶果飘香’。同时宣讲了相关政策,村民们听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汪军告诉记者,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还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们对于发展的各种建议与意见。
农业局专家现场讲授茶树管护(图由驻村扶贫工作队提供)
发展方向与蓝图有了,接下来便是解决村民们最为担心的种植问题,为此,驻村扶贫工作队召开研究茶树种植工作会,研究具体实施办法。而在与村民一道上山下田,一起劳作,一起谈心、聊家常,甚至是带头种植果树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们主动发展产业的热情,使他们发展产业、种植茶树、耙耙柑(春见)等农产品的意愿越来越浓。2018年3月,在统一规划管理下,茶园村种植了150亩的茶树,在种植完成后,农业局专家现场讲授茶树管护。
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在闲暇时和村民聊农事宣传政策(图由驻村扶贫工作队提供)
今年73岁的岳俊元因右脚畸形,被评为四级残疾。虽然在家养了猪、牛等牲畜,但收入依旧不高。“当时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农事政策宣传,给我们讲了发展产业的种种好处,听完之后,我也想以此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虽然充满干劲,但因规划问题,岳俊元没赶上今年3月初的茶树种植。
“肯定想把我家4亩土地种上茶树,现在政策好,村里也有技术指导。”怀揣着期待, 岳俊元向身旁与他们一起劳作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表达了种植茶树的意愿。当被告知将在秋季种上茶树时,岳俊元笑着表示将通过学习相关茶树种植技术,实现自家发展,“只要努力,不懒惰,生活就会改变。”
驻村工作队研究茶树种植工作(图由驻村扶贫工作队提供)
和岳俊元一样,64岁的岳从全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2016年脱贫的他,今年通过村里统一安排,种植了一亩茶树。眼见家家户户争相发展产业,岳从全表示要在下半年种植更多茶树。
据汪军介绍,当前茶园村共有耕地615亩,预发展茶树种植435亩。“老百姓很多想搞茶树种植,春季没种上的都很着急,现在他们就是盼着秋季的到来,融入这个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据了解,除茶树种植外,当前茶园村通过村干部带头,已完成600株耙耙柑(春见)的种植。下一步,该村还将发展万寿菊种植,同时积极制定出文化、生态等产业规划。对此,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
如今,这个曾经发展滞后的小山村,道路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规划合理,不少村民纷纷利用此契机,准备发展农家乐。“在成都发展的茶园村村民岳明在了解家乡变化后,已准备回家搞生态烧烤农家山庄,集采摘、赏花、垂钓等为一体。”
不仅如此,通过村文书岳凯建立的茶园村老乡群,一个个家乡的变化被展现在外出务工村民眼中。“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村子变得这么好,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搞产业了’。”岳凯笑称通过微信群的交流,让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更多了解到外出务工的村民的想法,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更好基础,进而真正实现茶园村“茶果飘香”的美好愿景。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