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家
一共7口人 种土豆还发展养殖业
6月25日下午,吉好也求有事外出,吉好有果的母亲背着一大包的荞麦到村头去磨面,或许因为生病,她看起来有些吃力。
“他们这一家人很勤奋,脱贫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上山时,正好遇到吉好有果母亲的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凌说。
吉好有果一家7口人,一共5个兄弟姐妹,在2016年以前,一家7口全靠父亲吉好也求到新疆打工、母亲在家种土豆苦荞过活。
“那个时候他们家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万5左右,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张凌说,这两年吉好也求没有外出打工了,家里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们家里12亩地,8亩种起了良种土豆,剩下的分别种了苦荞和玉米。“改种了良种土豆,亩产是原来的一倍,收入也增加了一倍。”
除了种植业,吉好也求一家开始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他出了一部分钱,购买了一些猪牛羊。“两头牛一年能产一个牛犊子,一头猪可以生两批猪仔,加上养羊,一年收入应该有几万块,生活有干劲咧!”在张凌看来,除了房子之外,吉好也求一家脱贫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们日子好了,也会带领邻居一起发展养殖业,一起过上好日子!谢谢你们的关心!”在驻村干部离开时,吉好也求的妻子走出门口来,道了一声谢谢!
她的村
新村正在建设今年底有望住上新房
在去吉好也求家之前,张凌带着记者在几公里开外的日波乃界一带转了一圈,那里几百亩的山坡被开垦出一片平地,挖掘机、铲土机正在紧张施工。这是三河村今年的重要规划——易地搬迁。
张凌介绍,三河村有4个社,总共355户、1698人,全部为彝族。村民居住十分分散,多数村民居住在条件简陋的低矮夯土房中,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789人,贫困发生率46.47%,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
整个搬迁项目,规划了9个安置点,都是在靠近公路、靠近水源的地方。具体来说,151户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人均负担不超过3000元、户均不超过1万元。204户非贫困随迁户,参照彝家新寨标准,每户补助4.5万元,采取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交叉安置方式。
目前,包括日波乃界在内,9个安置点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年底,包括吉好也求家在内,全村人都有望陆续搬进新房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秀江徐湘东李俊雅摄影柴枫桔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