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百岁老红军患心脏病 首款“中国造”人工心脏瓣膜救命

2018年06月27日 18:52: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刘佩佩 编辑:蔡晓慧

陈玉成教授查房,关注赵仁宽老人的恢复情况。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7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6月27日下午3点,百岁老红军赵仁宽因为不受心脏病症状困扰,躺在华西医院心脏外科病房里睡得很香。赵仁宽是遂宁唯一健在的老红军,因患上心脏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住进华西医院。2天前,川大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教授团队用微创手术为赵仁宽置换上了首款“中国造”人工心脏瓣膜。据介绍,赵仁宽是目前世界上做此手术年龄最大的病人。

  赵仁宽的儿子赵新建很感慨。他说,在以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要做开胸手术,像他父亲这样高龄的病人是没有办法承受的,只得听天由命。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百岁的父亲有了延续生命的机会,他觉得很感动。赵新建说,父亲手术后3个小时,就已经意识清醒地和家人说话了,1天不到就出了重症监护室。“父亲今天早上吃了蒸蛋,中午吃了稀饭,恢复得不错,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

赵仁宽老人的儿子赵新建在病房照顾父亲。

  喜欢打门球、下象棋看报纸 他是遂宁唯一健在老红军

  赵新建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的父亲是遂宁唯一健在的老红军,下个月就满百岁了。在这次发病住院之前,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直很不错。平时还有不少小爱好。比如,打门球、下象棋、看报纸。除了耳朵有点儿背,生活质量还是很高的。

  据了解,1934年,年仅15岁的赵仁宽在巴中加入红四方面军,成为一名“小红军”。赵新建说,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思维很清晰,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向他们讲述红军故事,传播了红军精神。

  赵仁宽身体出现大问题是在2018年5月,因为胸闷难受住进了遂宁当地医院,在住了20多天院后效果依然不好,因此转到华西医院接受治疗。据赵新建介绍,他的父亲在华西被确诊为心脏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郭应强教授团队(图片由川大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提供)

  百岁高龄无法承受开胸手术 微创手术35分钟完成瓣膜置换

  据郭应强教授团队成员之一,川大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玉成教授介绍,传统治疗心脏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需要开胸进行瓣膜置换,像赵仁宽这么大年龄的病人是不可能承受住开胸手术的,因此常常失去了治疗机会。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让这部分患者重获治疗机会。

  据了解,2014年3月,华西医院完成了我国首例经心尖植入主动脉瓣膜手术。这种微创手术只需在胸部肋间隙心尖部位开3—5厘米的口子,在心尖开5毫米—8毫米的穿孔即可实施手术。和经股动脉植入心脏瓣膜相比,经心尖让操作的路径缩短,且医生更易操作,同时也让更多老年患者从中受益。

  高新的技术还需要高新的器材来做辅助。据川大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教授介绍,经过10年研发,2017年11月,中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瓣膜J-Valve在国内上市。该人工瓣膜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个同时适用于主动脉瓣膜狭窄和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两种病变的心脏瓣膜。同时,全国TAVI教学培训基地也与2017年11月落户川大华西医院。

  2018年6月25日,郭应强教授团队为赵仁宽做了经心尖植入主动脉瓣膜手术,成功用首款“中国造”人工心脏瓣膜救治了赵仁宽。整个手术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只用了35分钟。

  (部分图片由川大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