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即将在蓉首演
一琴一鹤 赵抃“千古誓言”传颂至今
青白江区,因境内清白江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素有“铁面御史”之称的北宋清官赵抃,最有名的“清白”故事是第一次任成都府知知府时,以一琴一鹤,只身入蜀,经过湔江时,留下一句“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物混肴其中,不少浊也”的千古誓言。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段湔江取名为“清白江”。从此,为成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体现“清白文化”的地标遗产,今在青白江区境内。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清白”来命名的江河!
当年,青白江区在申报区名时,把“清”字错为“青”字,但赵抃以江的一清二白明其志,一心为民,虽万类混杂也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则一直被载入史册,传承了下来。
赵抃平生有雷氏琴一张,琴是唐琴,当然很名贵,但琴是家传之物,鹤是家养的,故苏轼写诗称赞他:“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他不讲排场,不要车马随从,不要地方官迎接,只以“单马就道”,随身只带一把琴,一只鹤,除此以外,别无家财,真可谓一清二白。
挖掘传承 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
据此史实,青白江区建立了“清白文化馆”,并举办多次清白文化专题展览,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弘扬“赵抃清白文化”,系统化的宣传和传承赵抃的清廉事迹,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35万余人。先后开办了绣川讲坛、清白课堂,深化“铁面御史”与“清白文化”学术研讨,开展宣讲3000余场。开发清白文化教材,推动清白文化走入中小学生课堂生活。创作赵抃人物形象、《气正风清廉吏颂》歌曲、赵抃廉政小故事集等相关文艺作品30余件,文艺展映展演20余场。
近年来,按照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文创中心”目标,青白江正积极打造《蜻蜓眼》《传奇凤凰湖》《大宋御史?赵抃》等精品剧目。在《大宋御史?赵抃》中,重点弘扬与本区渊源极深的赵抃清白思想,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清白文化”,大力倡导“清廉为政”“清正做事”“清白做人”,切实推进天府文化在青白江落地生根。? 据悉,青白江区还将建设“清白文化学院”,以赵抃事迹馆为主体,汇集赵忭及四川乃至全国的古代及当代清官进行集中展示,教育当下。还将创建“清白文化”论坛,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
宋代御史赵抃的生平简介
赵抃(1008—1084),出生于浙江衢州城。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期间,他四次入蜀,两次任成都知府。北宋至和元年(1054),赵抃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前后给皇帝呈上了近两百篇奏章,包括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请命等诸多主题,对北宋时期的大政方针、委官用人、抵御外患、安定域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官四十余年中,赵抃为官清廉、惩治贪腐、黾勉勤谨,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宋英宗皇帝评价他为政是“中和之政”。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欧阳修、贾黯等宋代贤能之士,都曾被赵抃大力举荐,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