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艘30多吨重的大船被村民用绳索固定住,避免了下游地区的涪江一桥被冲撞。图由射洪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新闻网遂宁7月15日讯(马海艳 记者 赵权军)7月11日晚23时许,在涪江上游地区形成的洪峰,汹涌地流向了射洪县芦溪村,村民正有序撤离至高地,躲避来势汹汹的洪水。然而,一艘重达30多吨重的大船被水流冲至该村时,直接撞上河道拐弯处的一片玉米地,大船随时会飘向下游撞向涪江一桥。此时,两名村民立即携绳索跳入水中,将绳子的两端固定在大船和岸边的大树上,直至洪峰完全通过,才放心地回家去休息。
采砂船被洪水冲进村民的包谷地
据遂宁市防汛指挥部消息称,7月11日晚上,在涪江上游地区形成的洪峰径流量每秒将达到20100立方米。7月11日23时30分,汹涌来袭的洪水进入射洪县大榆镇芦溪村,该村大部分农作物及公路均被被淹没,村社干部带领村民有序撤离至高地或安全区域,以躲避洪水的侵袭。河道内突然传来一声“轰—隆—”巨响,村民借着手电筒的光束观察发现,原来一艘采砂船随着水流直接撞上河岸边的包谷地。
“这下糟了,若不及时把这艘大船拴起来,射洪县城的涪江一桥和下游的水电站将被撞垮。”据悉,这艘采砂船重约30吨,芦溪村距离射洪县城仅4公里水路,如果不赶紧排除险情,大船随时会被水流冲下去,继而撞上县城的大桥。村民刘道双、刘道银二人立即转身取来两根绳子,每根绳子的直径约两厘米,随即跳入已被洪水包围的玉米地,奋力游向快速游动的采砂船。
然而,当时涪江河内水流湍急,河中暗礁密布,加上被冲倒后的包谷杆,河水已淹没至两人腰间,在河里游走十分困难,随时会被洪水冲走。此时,岸边群众用手电为两人照亮方向,两人继续吃力地游向采砂船,又有村民将一把长长地的梯子递给两人,刘道银将梯子搭在采砂船的船舷上,扶着梯子迅速爬到船内,从而将绳子系在船舷上。随后,将绳子的另一端摔向岸边,让村民们合力使劲将绳索绑在岸边大树上。
三根绳索固定30多吨重采砂船4个小时
虽然采砂船被暂时固定住,岸边的村民们也松了口气,但随着河中的河水上涨,采砂船仍被洪水冲向下游5米远距离。“啪-啪-”之前系好的绳索随即被扯断,村民赶紧找来了一根更粗的绳索,并将两根绳子搓成了一股绳,由刘道银和刘道双两人拖着粗大的绳子下水去,将绳子的一端绑在岸边的核桃树树干上。
随着时间推移,水势愈来愈猛,被固定住的采砂船晃晃悠悠地,两根绳子被绷得紧紧的,其已无法继续拖住采砂船,当地村民只得联系大榆镇干部想办法。当晚凌晨1时许,最大径流量每秒20100立方米的洪峰完全通过后,河道中的水流渐渐变小,采砂船随着降低的水位向下沉,第一根绳子另一端的柚子树扯断。刘道双在附近地区找来了第三根绳索,并在当地镇村干部,以及群众的帮助下,快速将两根绳索系在一起,并将其另一端绑在岸边的香樟树上。
直至凌晨3时许,由于涪江内的水流速度减缓,河道内堆积的砂石和树木露出水面,采砂船随即被困在河道内,岸边的群众继续寻找更粗的绳索来固定大船,避免第二次涨水时大船被冲走,当大船被彻底固定好后,河道中的洪水也渐渐退去了,村民们也各自回家休息。“虽然当晚抢险过程很惊险,最终还是将这大船控制住了,没有造成更大影响和危害。”刘道双、刘道银两人勇救大桥的故事获得当地村民赞扬。
据射洪县大榆镇党委书记赵宇说,目前已联系还海事等相关部门,以及该艘采砂船的船主,希望能尽快将大船拖走,有助于当地村民恢复生产。洪灾过后,大榆镇还将组织专人对刘道双、刘道银二人英勇救灾抢险的事迹进行宣传。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