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园城市建设局正式挂牌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8日讯(记者 李慧颖)7月18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在天府科学城菁蓉中心A区9号楼正式挂牌,标志着天府新区全面展开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
承载重托
公园城市建设局正式挂牌
今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他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总书记在这一重大指示中,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对天府新区寄予厚望。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长江生态带发展座谈会上特别提到天府新区,“我去四川调研时,看到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很好,要取得这样的成效是需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的”。
为更好地承担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任务,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坚持大部制、扁平化的高效运行体制,决定公园城市建设局与规划建设国土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确保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更加协调、更有效率。
据了解,公园城市建设局的主要职责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公园城市规划模式和建设路径,牵头拟订公园城市规划和标准,构建公园城市城乡规划体系,研究公园城市的内涵、生态、功能、形态以及指标体系、公共空间和品牌价值等内容,协调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中国的规划建设解决方案。
公园城市建设局首任局长林强表示:“能够成为公园城市建设局第一任局长,深感荣幸自豪,深知重任在肩,唯有以奋斗诠释初心、以实干勇担使命,勤勉工作、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改革创新,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新时代的公园城市,以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效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立公园城市建设局,是继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落户新区后,天府新区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旨在进一步完善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体制机制,确保天府新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让总书记对天府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天府新区落地生根。
分三步走建成公园城市
初步明确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目标
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百年大计、省之大事”总体要求,立足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天府新区正以“四个转向”(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构建高品质生活圈、高质量产业生态圈、由主要依靠区域配置资源转向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资源、由传统管理体制转向现代化国际化治理体系、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支撑发展)为路径突破,计划分三步走建成公园城市:到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核心区基本建成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天府科学城起步区,构建起公园城市山水林田湖全域生态骨架;到2035年,天府新区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成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核心区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典范区;到2050年,天府新区全域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成为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的增长极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成为四川汇聚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功能承载区。
公园城市全球论坛加紧筹备
八个方面课题研究加速推进
当前,公园城市理论基础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已全面铺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等6位知名专家领衔开展的公园城市内涵、形态、绿色生态、指标体系、消费场景、品牌价值等八个方面课题研究正按计划加快推进,成都市公园城市全球论坛加紧筹备,力求汇集全球顶尖智慧探索公园城市发展路径。
同时,按照“空间布局上依托山水脉络、城市美学上突出师法自然、功能配置上体现精明成长”的思路,加快推进“一心三城”公园城市样板区建设;按照“推窗见田、开门见绿”和“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全力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北部生态隔离廊道、1200公里三级绿道体系和兴隆湖景观提升、川西林盘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鹿溪河、锦江、东风渠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青松湿地项目,大力推动建筑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全方位厚植生态本底、提升生态价值;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方向,汇集全球资源,以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加快建设独角兽岛、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新区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人才公寓等承载平台,着力构建业态高端复合的产业生态圈。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