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进村入户
优质农产品踏上“出村进城”快车道
本届农博会线上展销活动,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农产品供给军团——21个市州包括30个贫困县在内的35县标杆益农社,带来了超过200余款当地农特产品,占了线上展销农产品数量的三分之二。
农特产品,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这次线上展销,我们不仅向观展的各方嘉宾和消费者传递质优味美的产品属性,更重点传递一个信息——随着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开花结果’,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通过益农社平台,成功实现‘网上淘金’,当地的农特产品,可以方便快捷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是农业部推动“互联网+”行动、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惠农政策之一。
2017年,四川入选全国首批5个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省之一。同年9月,通过竞争性磋商方式,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和四川信产(天虎云商)组成联合体中标,成为“四川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唯一运营商,全力铺开集纳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体验四大服务板块的益农信息社建设。
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建成益农信息社3.7万个,覆盖全省80%行政村,其中建在88个贫困县的益农社达到17121个,贫困村益农社突破6000个。
而在推进过程中,承接具体建设运营工作的四川电信公司和天虎云商,依托自身强大的“互联网+”和资源整合能力,广泛聚合惠农政策、第三方合作单位、产业基地等各方优势,逐渐摸索构建起“农户(农企)+信息员+益农社+益农网+全国各大电商”的“互联网+”产业扶贫体系。
该体系自去年10月试点启动以来,已有401个产业条件成熟的行政村通过益农社平台上线了农产品,全省88个贫困县均完成1-2个电商扶贫示范点布局,合计95个贫困县的行政村通过益农社平台实现“网上淘金”,辐射带动周边195个村的农产品销售。
此次农博会线上展销的凉山州木里县羊肚菌,今年当地规模发展上千亩,产量喜人,但受困于山高路远、信息闭塞,产品藏在深闺无人识。在推进当地益农社平台建设中,天虎云商同步跟进,带去一整套“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不仅让当地群众顺利实现“网上淘金”,而且电信公司和天虎云商的资源整合与宣传推广,更是促成了线下渠道的大批量销售,让干羊肚菌的库存维持在了合理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农特产品,通过天虎云商平台,踏上“出村进城”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
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虎云商,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总平台唯一承接商,不仅承担了全国平台的建设,运营管理和日常维护,还具体负责四川益农社平台农村电商的落地工作。
作为牵头的负责人,贺勇坦言压力很大,也非常着急。
压力,来自于总平台工作和农村电商建设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然而以结果论,总平台各项任务已按计划保质保量有序推进,而且在农村电商方面,全省21个市州88个贫困县全都成功打造出1-2个标杆益农社,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真正让贺勇着急的是,许多偏远贫困村子有非常优质的农产品,也有很强烈的发展农村电商的需求,但因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无法顺利“触网”拓展农产品销售。
天虎云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认为,当前我省农业农村产业化发展存在以下难题:一是农业生产组织分散,无稳定的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农产品质量管控难,品质、品相不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不足;三是品牌打造难;四是物流难,一些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产区的批发价只有每斤一两元,然而物流成本竟然高达10元、20元,极大地推高了线上销售价格;五是渠道销售不畅,优质农产品往往面临“山里吃不完,城里吃不到”的尴尬。
“‘触网’难最深层的原因,还是电商人才缺乏。很多地方,当地村民拍不出、也不会上传产品照片,而懂互联网思维和电商运营的人才,农村就更稀缺。”天虎云商的推广负责人说。
可喜的是,随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持续推进,相关短板正在逐一得到破解。
目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及天虎云商正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理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引导电商、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社会资源,和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气象等部门信息在益农社集聚,实现益农社公益服务树品牌、便民服务聚人气、商业服务增效益,形成共建、共享、共服务、多方共赢的信息进村入户合作运营体系,让益农社成为服务三农、可持续运营的一站式平台。
以人才培训为例,中国电信和天虎云商强力推进了面向信息员队伍的专业培训,截至目前,已建成的益农社中,3.7万名信息员全部经过了系统培训,再通过激励机制,由信息员负责本村农民的信息化应用转训;大力推动千万农民学手机等活动,为广大农村播下了信息人才的火种,实现农村信息扶贫、人才扶志的初步目标。
而益农社的作用,并不只是一村一地农业信息的展示,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它还扮演着农业大数据“信息捕捉器”的使命。
截至目前,已覆盖全省80%行政村的3.7万个益农社,正源源不断地向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总平台提供着最真实的生产数据,不仅为我省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基础支撑,助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为国家推进和调整农业宏观政策提供省级数据。
“比如国家农业部门通过大数据反馈,向各地发布农产品供需变化,进而用于指导相关产业布局调整,类似于过去‘蒜你狠’‘姜你军’,以及每年都见诸报道的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都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天虎云商益农业务相关负责人说。
透视农博会线上展销活动这一创新尝试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偏远农村实现“网上淘金”的集中展示,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这一国家行动在四川开花结果的体现,更是一次向八方宾客的响亮发声:四川农业这块“金字招牌”,正越来越亮。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