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巍:四川从来不是封闭空间 期待携手开创考古新局面

2018年10月22日 18:26: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李慧颖 编辑:王晓勇

霍巍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2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四川从来不是封闭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够去认识古代四川及它的文明,我们就不能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于22日在成都开幕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报告演讲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霍巍如是说到。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对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这句话什么意思?我自己认为,我们应当按照李学勤先生他说的那样,三星堆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的高度来认识。”霍巍表示,在东亚文明的青铜体系当中,商周文明以青铜礼器构建了一个青铜景观。“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到神处,看到了高大的成像,看到了神像,它覆盖青铜面具。一系列过去在东亚文明的青铜结构当中没有看到的金属,所以它的发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了我们青铜时代的推进。”因此霍巍认为,这一个突破点是世界性的,不仅仅是四川的,这是真正的世界级的问题。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是曾经的文人墨客眼中的巴蜀大地。巴蜀真的是一个如此封闭的空间?

  霍巍介绍:“四川地区在秦汉时代出现了很多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新的,或者说一些比较奇特的文化因素,包括崖墓、画像石、画像砖、摇钱树,还有一些陶俑。”这就不得不提到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路是巴蜀地区原动力。在今天的中亚,可以看到蜀人的竹杖,看到蜀布、枸酱。“这些发现都隐隐约约告诉大家,巴蜀先民已与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四川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四川是唯一的一条通过长江中下游进入到成都平原(益州),从益州利用今天的青海道,回溯到汉晋时期所形成的丝绸之路上,这是唯一通道。”因为北方战乱加剧,这一条道就成为当时通往西域唯一之道,而当中重要的节点就在益州。霍巍继续阐释:“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在南北朝时期,成都地区造像,尤其是南朝造像,形成了全国独有的文化。还有三国时代的崖墓、砖石室等。这些一系列的发现都说明,四川从来不是封闭的空间。”

  霍巍表示:“再例如大家都知晓的刘氏庄园。庄园的门廊上汉文写的是履中蹈和,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而还有一排藏文字,意思是‘佛法永存’。通过这个点位我们就可以知道,四川地区在多民族融合,包括文化遗产形成方面,从来不是一个孤岛,也不是单一文化平台。”

  在霍巍看来,四川的考古工作还有极大的空间,“巴山蜀水形成的这些交往的通道、人群、方式,考古学留下来的遗存,我们需要一条一条梳理。这个梳理不是跑马观花,不是去作秀,是认认真真扎下根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四川的这些历史脉络。”他认为,巴蜀文化的梳理发现,不能仅仅是省内考古学者之间的合作,还应该包括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新生力量,形成良好的研究共同体。同时还应关注到社会、人、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各类专家一起携手共进,开创示范地区考古新局面。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