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伦:四川考古不仅要关注“蜀”更要关注“巴”

2018年10月22日 22:57: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李丹 李慧颖 编辑:王敏琳
高大伦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2日讯(记者 李丹 李慧颖 摄影报道)2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据悉,这是继2016年5月在郑州召开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后,又一次国际性学术盛会,近400位中外考古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将开展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高大伦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四川(院)考古大数据——巴蜀考古回眸与前瞻》的主题报告。他说,四川是全国最早开展基建考古工作的省份,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帝王陵挖掘的省份。他直言,四川考古工作,不仅要关注“蜀”,更要关注“巴”,“巴文化是川东北地区、嘉陵江地区,现在来看,巴的面积,比蜀还要大很多。”

  文物资源富集的四川,考古成果全国瞩目。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成都北郊发掘的羊子山土台,是距今3000年左右中国同一时期最大的祭台建筑。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让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此后,以罗家坝、城坝遗址为代表的对巴文化的考古,以新津宝墩遗址、金沙遗址等为代表的考古发掘对古蜀文明序列的建立,以及城市考古、白酒作坊遗址的发掘,屡有斩获。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四川已有12个考古项目进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列全国前茅。高大伦认为,四川文物考古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未来将走“巴蜀并重”的考古研究之路,并将致力寻找蜀文化的源头,目前已有所收获。他介绍,四川考古真正获得全国同行的赞誉,是在1999年以后。1999年中国考古学会在四川召开了一次大会,就是今天中国考古大会的前身,由此催生了中国考古、四川考古20年的辉煌。“四川文物非常之丰富多彩,我们也希望提到四川文物的时候,不止有三星堆,有金沙博物馆。”高大伦直言,“我常说,我们考古人,不仅要埋头往下挖,还要抬头往上看,山上东西也很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抢救。”

  此外,高大伦尤其提到,考古,人才很重要,不仅是挖的人才,还要培养一批在全国抢手的,在发掘、发现、研究、传播多项全能的特色人才,“我们充分相信,未来20年,四川考古会迈上更高的学术阶梯,走进更宽广的殿堂,创造更多更辉煌的成就。”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