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解密
“解码平台”生成新账号
打车后弃用账号
在完成体验后,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做过代叫服务的知情人士,对方拿出手机演示,只要有一个解码平台,就能够完成无限次叫车。
“每个阶段的技术不同,但是叫车者支付的钱都是落到了代叫者的口袋中。”该知情人士表示,之前都是利用新账号注册,打车过后不支付,让该账号作废后,再重新注册就可以完成下一次代叫业务。
网约车平台的两难:
恶意逃单可以封号 但封号会流失用户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首汽网约车平台,对方表示还没有发现这一情况,希望记者看到这种情况后,能够提供相关证据,不过,在提供证据之后对方表示还要对此事进行了解。
在成都市成华区,一家负责首汽约车司机管理和服务的公司则表示,对于这种半价打车的情况还是头一回听说。“以前如果驾驶员反映没有收到钱,我们都是让他反馈给总部客服人员,让他们去催收。”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对于这种恶意逃单的行为,理论上是可以封号的,“但如果封了号,他可以坐其他网约车平台的车子。”他表示,如果要这么做,还是需要行业协会出面,建立一个黑名单,对这些失信者在整个网约车平台进行管理。
而对于这种利用软件进行叫车的行为,他们也会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公司总部进行处理,“该调查调查、该报案报案”。
律师说法:
代叫者涉嫌诈骗罪 坐这种“半价车” 司乘安全都有隐患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认为,代叫者通过网络软件的方式冒用他人的电话号码下单,并从用户那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其实是一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本身有骗取平台财物的故意,我认为应当是以诈骗罪来定罪处罚。” 王英占表示,虽然平台不禁止代为叫车,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平台核实叫车人及实际乘坐人的身份关系,或者在委托代叫的过程中绑定实际乘车人的手机号码。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表示,代叫者利用网约车平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来盈利的这种行为确实涉嫌构成诈骗罪,此外,通过解码获取别人信息,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同时他也建议,消费者不应贪图小便宜,毕竟自己无法第一时间掌握车辆信息,而平台方也应该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堵住漏洞,保证乘客和司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