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南江辅警跃河营救轻生女孩 寒冬里温暖一座城

2019年01月04日 18:35: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连波 编辑:崔凤娇

  从小生活在温润低洼四川盆地的杨超,刚入伍时很不适应藏区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缺氧、头晕、呼吸困难,甚至还得过一次严重的肺水肿。

  但一直爱看《士兵突击》的他,身上早就烙下了偶像“许三多”的铁血精神。他没有被恶劣的生活环境击败,也没有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压垮。

  “没有当过‘背二哥’的兵不是一名优秀的高原兵。”这句不成文的连训深深影响着杨超和他的每一名战友。

  三个月适应期过后,本来电脑知识不错分在通讯排的他,主动向连队申请加入生活补给队伍。

  老班长拍了拍他单薄的身板后笑着说:“杨超,背二哥可不比通讯兵,这山高路陡的,稍不留神就会摔得鼻青脸肿,你还是老老实实捣鼓你的电子技术吧!”

  “我选择来西藏当兵,就不怕吃苦受累,也不怕摔!再说,我年轻,有的是力气。”老班长被这个可爱的“新兵蛋子”逗乐了,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半年过后,杨超皮肤变黑了,高原反应消失了,身体却结实了。

  这一挑足足坚持了五年。五年来,杨超因通讯技术精湛,工作业绩突出,先后两次荣获“优秀士兵(官)”表彰。

杨超日常工作场景

  冰天雪地,他温暖了一座城

  回到所里后,杨超早已冻得瑟瑟发抖、嘴唇青紫。换掉湿冷的衣服后,他顾不上休整,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杨超救人的事迹传开后,人民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川报观察、封面新闻、红星新闻等多家媒体争先报道。

  平素眉清目秀、斯文俊朗,白皙干净的脸庞上甚至还带着几分青涩稚嫩的杨超让人感到有些惊诧。

  “南江河水非常急、非常冷,河道还有不少深潭、暗流、漩涡,人在河中十分危险,你当时没考虑个人安危吗?”“当时没考虑个人安危,只想着快点把人救起来。再说,我也有个妹妹,和她年龄相仿,这么年轻的女孩,万一真发生了意外,多可惜啊!”面对人们的关切,杨超显得有点腼腆。

  与杨超一同出警救人,同样有过当兵经历的辅警赵世介绍,杨超是他们所里最年轻的同事,工作十分朴实能干……杨超一直负责“一标三实”数据采集、录入和更新维护工作。

  “一标三实”是一件非常枯燥、繁重和辛苦的工作。城东派出所辖区幅员面积85.5公里,辖13个行政村,9个社区,60余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有人口和流动人口8万余人。涉及的数据成千上万,录入的数据却一个都不能错,每个月还要对流进流出人口逐一比对、纠错、更新、维护。

  “杨超工作非常积极踏实,学习热情高,平时喜欢学,喜欢问,喜欢钻研,虽然仅有中专学历,但经过半年锻炼,不论是‘一标三实’还是协助办案都做得有声有色,迅速成长为派出所工作的行家里手。”派出所分管“案侦”“一标三实”工作的副所长何耀、施天佐对杨超交口称赞。

  派出所内勤张小露打开全所人员加班的《工作日志》,厚厚的日志上密密匝匝地写满了加班同事的名字,其中“杨超”出现的频次最高。

  城东是南江县辖区面积最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多,事务最繁忙的派出所,尤其是在岁末年初,在全国各地务工的辖区居民,都陆陆续续回来准备过年,车流人流物流陡增,派出所自2018年10月起,民辅警们就主动放弃节假和周末休息,已经连续加班三个多月了。

  “所里连续加班后,每次安排民辅警轮休的时候,杨超都会说他是所里唯一单身的同事,反正回家也是闲着,还不如留在所里多学点业务,多干点工作……”教导员杨绍文对杨超充满肯定。

  数九寒天,地处米仓山麓的南江县城呵气成霜、冰冷刺骨,但杨超和城东派出所的全体民辅警,用他们的忠诚担当、无私奉献,温暖了这座城,温暖了凝霜结冰的南江河……

  (图由巴中市公安局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