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男子被拉成了保保。
忆从前
都是亲戚充当拉手
拉保保的背后到底有多大的商机。2017年拉成保保248对,2018年拉成保保194对。按照200对来算,如果每对保保最低800元,最高1600元,初步估算那么一天拉成保保的金额就在16万到32万之间。
从这个数字看,效益还很是客观,于是造就了一批职业拉手。难怪很多市民看到的职业拉手不少都是老面孔。一位职业拉手更是打趣,“一年中的今天才是上班。”
不过,职业拉手并非从来都有。据当地人回忆,大概在2000年左右,才出现的职业拉手。
被誉为“华夏民俗一绝”的广汉保保节,源于川西民俗“游百病”和“拉保保”,由两个活动相融、发展、演变而来。正月十六游百病,清代即已成俗,有“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之说。游百病又叫“游毛病”、“踏青”。据传,每年正月十六出行可以消灾祛病。
可见,以前的拉保保十分的纯粹。最开始的广汉拉保保都是由亲戚充当拉手。而且在拉保保的前一天,都会准备好宴席,拉到了就请回家吃饭。拉成之后,大人就会象征性的给一些礼钱,这都是随意,只要有心意就成。
“后来,广汉保保节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外地人都参与到这里。而外地人在这里又没有亲戚,估计就请了当地人来拉,然后再给一些礼钱表示感谢。”当地的黄女士猜测,可能有人就看到了商机,渐渐形成了职业拉手。
当地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因此今年特地发出了文明拉保保倡议书,号召大家“‘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自行拉一个中意的保保,既有乐趣,也不粗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倡议还是取得了效果。有几名职业拉手会先主动上前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拉保保,然后才会行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