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四川要求学校做好卫生工作 食堂禁售高风险食品

2019年02月20日 16:04: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陈淋 编辑:王晓勇

  健康教育:

  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学后一周内要在师生中认真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宣传流感、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脑等传染病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3月卫生宣传活动月,按照“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

  全省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要将禁毒防艾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抓好落实,确保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禁毒防艾专题知识教育;学校要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初中、高中(含职业中学)应确保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禁毒防艾专题课,并纳入全省初中、高中相关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考核。高校必须每学期开展1次艾滋病专题讲座,年内开展1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在线课堂作用,开发应用预防艾滋病教育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健康教育学习平台,扩大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宣传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禁毒防艾知识入脑入心。

  对工作不力,师生禁毒防艾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达不到95%或师生中HIV感染率明显上升的学校;对结核病防控措施不落实,师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低于90%或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因结核病疫情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学校,省教育厅将严格实行约谈,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实行问责。

  包虫病流行地区要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从培养中小学生不玩狗、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等基本卫生防病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宣传教育、习惯培养、行为指导来促进包虫病流行区中小学生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健康成长。

  做好信息上报,加强督促检查

  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四川省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做好信息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对因漏报、瞒报,造成学校重大食品饮水安全事故和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要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实施问责,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春季学期开学后,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以县(市、区)为单位,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卫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所辖学校食堂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暗访,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学生晨午检、健康巡查、因病缺课登记追踪、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并限时整改。学校应主动接受卫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督查与指导。

  省教育厅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组织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成员对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学卫生工作、“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情况一并进行暗访、调研、指导,适时通报督查情况,并督查结果作为2019年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