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脆悦耳的苗族山歌在车厢内飘荡。

宜宾面塑传承人现场赠送面塑礼物给乘客。
“通了!通了!正式通了!成都到宜宾的高铁正式通了!”车厢内,73岁的宜宾横江船工号子非遗传承人冯旭奎大手一挥,激动地开嗓,他的“纤夫”伙计们便跟着唱起了宜宾最原生态的船工号子。据悉,宜宾横江的船工号子分为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唱词多为五言和七言句,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音调高低随航行经历和水流缓急而变。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婉转或俏皮诙谐。内容丰富,涉及人文地理、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成贵高铁通车好啊,成都到宜宾1个多小时就拢了,欢迎大家都来我们横江古镇玩耍哦!”一曲唱毕,冯旭奎向乘客们发出诚挚邀请。作为非遗传承人,冯旭奎在多个场合表演船工号子,但在动车上,他还是第一次。“我觉得太有意义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宣传宜宾,宣传我们的非遗文化。”冯旭奎笑着说,我们宜宾人盼望成贵高铁盼了好多年,这次终于通车了,我们都希望动车能带更多人到宜宾旅游。
听完一曲船工号子,宜宾苗族小姑娘的山歌又在车厢里飘荡。无伴奏的苗族山歌,清脆悦耳。乘客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丽又动听的场景。宜宾兴文县、珙县、筠连县等地都生活着许多苗族同胞。特别是兴文县,这里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当地每年都会举办苗族花山节等活动,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
“我想要一只小猪”“我想要一个南瓜”“我想要一根红辣椒”……车厢内,宜宾面塑第四代传承人赖维君的面塑作品很受乘客们喜欢。不一会儿,他特别为成贵高铁乐宜段通车精心准备的面塑作品,就全部送完了。这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还现场展示宜宾面塑制作技艺,只见他通过简单的搓、挑、剪、贴、压、揉等手法,很快捏出了一个憨态可掬的熊猫面塑。“很开心能将宜宾面塑带上成贵高铁,看到宜宾面塑技艺受到大家的欢迎,我觉得自己从事的技艺传承有价值。”赖维君笑道。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