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江寿安粮站

郑小康公馆
【平乐镇花楸村历史建筑】
此次公布的历史建筑名录中,有4处来自平乐镇花楸村。邛崃平乐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花楸村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据市住建局城市更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花楸村的这4处历史建筑都是清代传统民居,这些建筑大都因地制宜,依托自然环境巧妙布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构件精美,反映了清代富裕阶层的生产生活形态,对于了解清代时期人们的居住生活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新民公社居住点】
位于新都区新民镇新民社区7组,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731.7平方米,占地面积1463.4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是原新民公社的集中居住点。该建筑以方形砖柱作承重柱,柱上架三角形木梁架支撑屋顶重量,盖小青瓦,前后檐设廊,一二层之间以木板相隔,房间以中柱对称布局,共56间。楼道侧墙留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等标语。该建筑是记录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历史的重要见证和实物遗存,具有较为特殊的历史意义。
【四川锅炉厂旧址】
位于金堂县三星镇,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约40公顷。初名东方红机械厂,为国家在三线建设时期投资建造的工厂,以生产“09”“801”等军工产品为主,1980年后转产工业和电站锅炉,更名为四川锅炉厂。东方红机械厂作为三线建设时期规模较大的一个军工厂,在很长时期内为金堂和成都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成都三线建设中的代表。该建筑是研究成都地区工业遗址和三线企业的重要案例,同时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川锅精神”曾是金堂工业行业的代表,体现了国有企业进行自身改革的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和勇气,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全过程的重要见证和缩影。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保护联动机制、点位覆盖范围、项目活化利用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公布14批次188处历史建筑。下一步,市住建局将通过开展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加大历史建筑认定公布力度,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川西林盘打造、特色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城市更新改造等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培育一批带有鲜明成都印记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示范项目,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的载体和支撑。
图由成都市住建局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