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未来•再出发 首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20日 19:53: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蒋娜

论坛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0日讯(王雪意 摄影报道) 11月19日,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办、成都市锦江区生绿色生态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向未来,再出发”首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在成都启动。“无废城市”理念提出者、应用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杜祥琬院士,国际知名动物学家和保育人士珍•古道尔博士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从生活细节入手努力实现“无废城市”

  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你是如何处理的?是否有想过将它们“废物利用”,创造出新的价值。论坛现场,杜祥琬院士在演讲中回顾了“无废城市”从提出到试点的历程。他表示,作为一个能源领域的物理学专家,却来进行废弃物领域的探索,是因为90%以上的废弃物都是可以通过科学分类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他希望城市能够通过废弃物管理,从“无废城市”变成“无废生活”,最终达成“无废社会”的目标。

论坛现场环保展厅——用废弃鞋子栽种植物

  珍•古道尔博士也在主旨演讲里讲述了自己与野生动物们的故事。作为享誉全球的动物学家和保育人士,早年在非洲丛林的研究工作让她明白,传播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理念,对于自然界的生物来说有多重要。为此,古道尔博士离开深爱的丛林,奔波于全球各地。她表示,影响环境的力量起初总是十分微小的,无论是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人类自身,但最终带来的变革却是巨大的,所以面对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忽视生活中的任何细节,也要相信自己的行为最终可以带来改变。

  从社区基层入手实行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

  在论坛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参会嘉宾围绕社区废弃物议题展开分享和讨论。零点有数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发布了《2019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2018年的调查数据结果,居民分类正确率正在整体上升,但“便利生活造成减量难”和“过度包装”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针对重点人群的有效传播则变得非常必要。

  在主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张振山、零废弃联盟执委罗丹等七位嘉宾,分别从公益机构、社会企业、政策推行、学术研究等多个角度针对社区废弃物管理议题作了分享。嘉宾们一致认为,实行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需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长期有效的工作成果,而在这个进程中,发挥社区基层的行动力,是关键一环。

  此外,论坛还开设了多个分论坛,从城市社区废弃物管理、农村社区废弃物管理、科技创新与新商业模式、社区厨余垃圾管理、公众倡导与教育、零废弃校园与零废弃办公实践和创新等多个维度对社区废弃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为社会各界共同实现城乡社区垃圾减量、分类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