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宝瓶口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2日讯(记者 张宇)12月12日,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纪念大会暨生态水利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举行。大会期间,来自海内外十余所高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齐聚都江堰,将举行学术交流等其他纪念性活动。
据了解,统计显示目前都江堰灌区以占四川全省1/20的土地面积,承担着包括成都在内的7个市、37县(市、区)1089万亩、2300多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也是因为工程极具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都江堰灌区体系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四川省水利厅供图)
相关链接: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