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应对疫情?这10条提示请收下

2020年02月04日 20:26: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李丹 编辑:蔡晓慧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4日讯(孙颖 记者 李丹)我国老年人多,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此次疫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省医院发布面对疫情,老年人应该注意的10条提示。

  1、科学防控: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择权威机构发布的防病知识和疫情信息,增强对虚假和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不信谣,不传谣,防止上当受骗。家人要发挥督促教育作用。

  2、居家卫生:勤开窗通风,通风时转移老人,注意保暖,避免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尽量单间居住,避免共用个人物品,老人用物专门准备。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进行室内擦拭消毒。可适量高蛋白饮食,食物要充分熟透后食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基础疾病的饮食限制。烟酒对传染病预防没有任何好处。

  3、尽量不外出: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麻将馆等地方。

  4、外出防护:必须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和部位;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从公共场所返回后,要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或75%酒精消毒,衣物挂在阳台通风,或高温消毒。

  5、合理适度锻炼身体:可利用室内空间活动。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

  6、慢病患者规律管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在家记录好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做好慢性病管理。对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老人注意原有呼吸道症状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长期家庭氧疗的老年人注意监测氧饱和度。

  新冠肺炎期间,国家已对特殊门诊开药扩大门诊处方量,以减少前往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慢性病管理中遇有需要咨询的问题,可致电熟悉您病情的家庭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开通网络门诊,您还可线上咨询。如出现胸痛气紧等危重症情况,请及时就医。

  7、避免接触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如果近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者疑似感染者有过接触,要尽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听取医务人员的建议。

  7、科学就医:如果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可疑症状,应主动戴口罩,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可出现以谵妄、意识障碍等症状为首发或早发症状。就诊时可预先写好自己的慢性病诊断和用药,携带好既往病历,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疫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情况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陪同就医人员应全程戴口罩。

  9、减少探望:春节期间,避免接待可能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亲戚朋友,家人可以利用视频进行慰问。如果实在不放心要上门探望,应戴好口罩。进家门后先把外套、外衣脱下来,就近酒精喷洒。进门第一件事不是握手,而是洗手,洗手之后再做其他的事,避免长期居家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被外面的探望者感染。

  10、固定陪护:需要照护的老年人,最好安排1名身体健康的固定人员进行照护,养老照护员尤其要做好个人防护。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