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病”怎么治?试试心灵放松操

2020年02月07日 18:11: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编辑:蒋娜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7日讯(靳宇昌 邓爽 记者 陈淋)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月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161例,累计治愈出院1540例,现有确诊病例28985例(其中重症病例4821例),累计死亡病例636例,现有疑似病例2635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1402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6045人。其中,我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44例,涉及21个市(州)、120个县(市、区)。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在铺天盖地疫情信息的“轰炸”下,有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人的免疫力。因此,疫情“心病”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这种“心病”要怎么治?

  2月7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在疫情爆发初期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优势义务承担抗疫期间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工作,抗疫期间,为全社会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服务。

  据悉,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针对疫情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时组建一支由30人组成的心理援助专家团队,并在第一时间开通启动4000019709免费心理支持专线电话、24小时QQ线上咨询、邮箱咨询等多渠道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工作。学校还定期在网上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与抗疫防控的当前形势和国家政策始终保持一致。如今,团队已为数十名来访者开展心理咨询,引导咨询者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自我干预,提升自身在疫期间的心理素质。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援助专家团队的老师们介绍,抗疫期间,广大民众不仅需要避免身体与病毒的接触,减少出门次数,还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为了降低我们心中的心理焦虑以及烦躁感,我们的心灵需要进行放松活动。

  为此,四川师范大学率先提出运用正念训练来进行心理干预,维持民众的心理健康。其中就包括一种在家就能练习的“心灵放松操——正念冥想”。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援助专家团队推出了正念呼吸训练指南,每天仅仅5分钟就可以让你感觉更振作和更有活力。据悉,通过使用正念训练,能够提高专注度,将注意力从疫情等负面消息带来的消极情绪集中于当下,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并且能够提升幸福感。通过对多名咨询者推荐正念训练方式的实践和验证,四川师范大学推出了针对疫情当前形势的正念呼吸训练方式和行动指南。使广大民众居家也能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及时开展自我心理应对,提升心理韧性。

  附:正念呼吸训练指南练习的具体步骤

  1.留出专门的时间和地点来“什么都不做”。

  2.采用警觉和放松的身体姿势。

  3.冷静地看待你的心理反应和习惯。

  4.在吸气时默数“1”,在呼气时数“2”,吸气时数“3”,等等,注意你的呼吸。当你数到10时,返回数字“1”。(如果你超过了数字10,那么你知道你走神了。)

  5.当你走神时,指出它偏向了哪里,并回到呼吸上来。

  6.一旦你练习过专心于呼吸,你可以使用感觉、声音或者监控思维来作为专注点。

  (图片来自四川师范大学)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