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8日讯(记者 李丹)8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卫健委获悉,2月8日下午,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座谈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主任杨丽给大家科普了消化道传播疾病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消化道传播指的是什么?
杨丽表示,近日来,大家对消化道传播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高度关注。就目前研究来看,不排除新冠肺炎存在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开春以后,逐渐进入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今天我就主要谈谈消化道传播的相关知识。”
杨丽首先介绍了消化道传播指的是什么,她说,消化道传播是指患者或者隐性感染者的消化道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物、食具等,易感者在进食时,病原体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造成感染的过程。
主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常见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等。
日常生活中消化道传播的常见途径有哪些?
杨丽说,日常生活中消化道传播的常见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上厕所后不洗手污染餐具或饮具,接触的人可能会被传染;
二是病毒随粪便排出后,沾染食物或水源,如农村直接拿排泄物做肥料或直接排入河道等,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被传染;
三是苍蝇、蟑螂、老鼠等接触了病人或携带者的排泄物又接触食物或者饮用水,进食这样的食物或水也可能被感染。
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杨丽建议,一要加强手卫生。对普通群众来说,预防消化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手卫生。
手不要到处乱摸,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区域;从公共场所返回、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香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二要加强食品卫生。食物、饮水要充分加热,不要吃生的食物和饮用生水,所有食物要煮熟、水要煮开、餐具要消毒,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等;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三是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日常用品。外出穿的鞋尽量与居室隔离,并喷洒酒精消毒;
四是加强卫生间的清洁卫生。应该在用完厕所后及时冲水,冲水时盖上马桶盖。
马桶、坐便器等可用巴氏消毒液等消毒,并清洁洗脸台、卫生间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地方,卫生间注意通风,不能自然通风就用排气扇通风。
除了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各社区、小区、乡村还要注意环境卫生,要搞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避免病毒的传播。
对于农村地区,除了上述的预防措施,还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一是使用旱厕的地方,需要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避免粪便污染附近水源或者蔬菜等。
二是应加强水源管理,避免使用井水等作为直接水源。
三是应避免使用粪便直接浇灌施肥蔬菜。
杨丽表示,目前,最新的官方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有待明确。
“建议大家对新冠肺炎的消化道传播适当关注,但不必恐慌。”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