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中的邓宏儒(红衣)
四川新闻网达州2月27日讯(郭云马 记者 余开洋)在达州市开江县,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原本准备春节团圆的他们却分隔两地,尽管分隔两地,但他们却都战斗在抗疫一线。母亲邓宏儒,是开江县淙城街道橄榄社区党委书记,一名基层的社区工作者;父亲李德勇,是开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女儿李茜,是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安图分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的一名高级护士。
每年春节,女儿李茜都会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对于分隔两地的他们来说,这是一年当中最幸福、最期盼的事。然而今年,他们却无法团聚,而是都默默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女儿:我不是党员 但我要向党员看齐
29岁的女儿李茜,平时工作较忙,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继续深造。春节前,邓宏儒到上海陪伴女儿。刚到上海两天,邓宏儒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知道疫情形势严峻,便立即请示领导同意回到开江,投入到基层繁忙而辛苦的工作中。
有天晚上10点,忙碌了一天的邓宏儒正准备吃晚饭,突然接到女儿发的微信视频,还没等她开口说话,女儿便兴奋的说道:“妈,我想报名去武汉支援。”一时间,邓宏儒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她了解女儿的性格。邓宏儒没有反对,尽管她很担心、很心疼。
“我是个护士,这是我的责任。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要向党员看齐。”在母亲问及原因时,女儿笑着这样回答。
挂断视频,邓宏儒又收到了丈夫的短信:“今晚要执勤,你早点休息,注意身体”。这个不善言谈的丈夫,在关键时刻默默职守自己的岗位。她心想:一个主动报名奔赴“前线”,一个自始至终奋战“一线”,自己同样责任在身。
![]() |
邓宏儒和女儿的微信对话
后来女儿发消息告诉妈妈,自己被派往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肺炎集中隔离治疗点,开展医疗支援,而她护理的是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虽然,没能去武汉,但是能够在这里为抗疫出力,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我觉得也是值得的。”李茜说。
母亲:我要为她树立榜样
谈及女儿,邓宏儒很是欣慰,也时常把她挂在嘴边,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
自抗疫全面打响,特别是封闭式小区管理和第二轮“地毯式”摸排工作以来,邓宏儒每天早上7点以前便通过微信对社区工作群、物业及业委会工作群、党员突击队工作群安排当天的工作。
邓宏儒每天8点钟准时出门,穿梭在辖区内的小区、院落、楼宇及劝导点。连续奋战在一线,有的同事顾不上回家吃饭,邓宏儒想办法为大家提供了牛奶、面包等食品。天气寒冷,邓宏儒担心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疫情防疫点冻着,每天早早到各点位准备好烤火炉,在办公室备好保温瓶,保证大家随时有开水泡面。
奋战多日,难掩疲惫。邓宏儒淡然表示,广大医务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前线战场,我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更应该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全力,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守好这道门。“我要给女儿树立好榜样。”
![]() |
女儿李茜
待春暖花开 再回家团聚
由于女儿护理期间是全封闭室管理,上班期间不能联系。无论多晚,邓宏儒都会等女儿下班跟她聊上几句。吃得好不好、环境艰不艰苦?是她一直关心的话题。
“等疫情结束,爸妈来上海看你。”邓宏儒对女儿说。“妈妈,待春暖花开,我再回家团聚!”女儿的话很暖心。(图由开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