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伦安正在给村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四川新闻网自贡3月13日讯 (记者 徐昭磊)“排查数据、入户宣传、喷洒消毒水、挨家挨户上门叮嘱……”这是邹伦安近两个月来每一天的工作流程。
今年57岁的邹伦安是内江市威远县山王镇联盟村4社社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邹伦安把联盟村4社当成“家”,把村民当成“家人”,把疫情防控工作当做“家事”,把村民诉求当成“家言”,他始终任劳任怨的坚持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村组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不退,我不退!”
“不要出门哟,要买啥子东西给村上说,我们可以统一买”“不要串门了,要勤洗手”“野味千万不要吃了”“注意卫生,房前屋后都要打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这是邹伦安反复叮嘱村民的话。
联盟村,是离镇上最远的一个村子,车程需要花1个小时,居住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和孩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疫情的相关信息以及防护知识都要及时对村民进行宣传,在交通不便与硬件设施不充足的情况下,邹伦安就拿着宣传资料,身上挂着移动大喇叭挨家挨户的进行入户走访,提醒他们少串门,勤洗手,戴口罩。对于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他就用电话进行通知,确保防疫信息全覆盖。
在面对自己的“小家”与群众的“大家”之时,邹伦安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为群众服务的“大家”,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村里的群众劝他“行动不方便,要注意身体,别这么拼,这里还有我们呢。”但是邹伦安却笑笑说“我今年57岁,当社长近30年,对老百姓有感情也有责任。”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他心中,装着辖区群众、家庭成员的安危,但唯独没有他自己。“我也是普通人,我也害怕,但这个时候多一个人站在一线就多一份力量”邹伦安说。
“亲力亲为,我放心!”
虽然联盟村4社的信息相对闭塞,但在邹伦安的努力下,村民们对疫情防控知识却很熟悉,行动也很自觉。如果非要外出办理紧急事情,他们还要向社长邹伦安写“请假条”,明确交代动向和事由。
邹伦安背着消毒水准备去村民家中喷洒
疫情发生后,只有一条腿的邹伦安不仅每天都要杵着拐杖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还背上二三十斤重的消毒液,给每户的鸡棚、鸭舍,卫生死角进行消毒。
2月4日,雨后的村道泥泞不堪,邹伦安杵着拐杖背着消毒液行走在村道上。当走到村民曾泽君家里,邹伦安熟练地对她家羊圈、鸡棚、房前屋后洒上消毒水。“村民们自己也会给家里消毒,但是我怕他们消毒不到位,所以每天都挨家挨户上门给他们喷消毒水,同时还边给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村民相当于我的家人了,管好我这个社也是为整个村整个镇做贡献,要亲力亲为,这样我才放心些!”
消毒完成后,邹伦安又来到曾泽君堂屋门口,反复叮嘱他们一定不要串门、外出,有困难找社长,安心待在家中。“你放心嘛,我们晓得疫情的严重性,而且有啥子困难村上都要帮忙解决,我们保证不得出去。”曾泽君回答道,像曾泽君这样被邹伦安“照顾”的村民还有很多。
“不懂新冠,我学习!”
一直以来57岁的邹伦安使用的都是老年手机,只能接打电话,平时开展工作就是打电话,如果哪一户村民没有通知到位,他就亲自走在村民家中进行通知。
疫情发生后,为了更好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购置了一部智能手机,由于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还不熟悉,他就找到村里的年轻人左鹏教他上网,使用微信,以便收集更多的疫情防控知识,然后再结合村里发放的宣传手册,讲给村民听。
邹伦安正在村民家中贴手写标语
“我们村大部分人都是老年人,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就是听广播、听我说,要想大家重视配合工作,必须要挨家挨户上门作口头宣传才行。”邹伦安说,有些村民认不到字,他就一字一句读给他们听。
为了让村民们真正做到不串门、不聚集,邹伦安将手写的标语贴在了村子里的角角落落,所以无论是在联盟村4组的竹林边、堡坎上,还是在村民聚居地,到处都能看到邹伦安贴的宣传标语,雨水浇湿宣传标语,他晚上又亲自拿出毛笔写出新的标语,第二天又进行张贴。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为联盟村四组筑起了安全可靠的“防护墙”。村民们都很感动地说:“邹组长这个人做事情很认真,他这么做还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冒着风险守护我们的健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呢?”
邹伦安说,自己虽然是名残疾人,但作为一名社长就该在关键时候“站”在老百姓身边,一条腿也不影响他参与防疫战斗,他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守护全村群众的健康。(图片由山王镇政府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