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采取“三色”布防 今年以来未发生森林火灾

2020年04月15日 19:01: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岳东 编辑:王雪意

“三色”布控图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15日讯(丁政鑫 徐浪 记者 岳东)15日,记者从泸州古蔺县委宣传部了解到,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节、清明节期间,该县各地的大小林区和连片墓地均未发生森林火灾。这多亏了该县森林防火采取“三色”布防、“队伍”前移等新举措筑牢森林防火墙,让森林安全得到保障

  古蔺地处川南边陲、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属于国家森林火险一级县,全县森林面积达252.86万亩,森林覆盖率52.32%,森林防火灭火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每年的春末夏初季节更是令人担心。

  “以前,古蔺县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主要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存在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兵告诉记者,为切实搞好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精准管控,今年初,古蔺县重新调整森林防火灭火指挥部,由县长陈廷俊担任指挥长,提升指挥级别,增强了防火灭火指挥效能。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专项部署,实行成员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制,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护林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护检查

  那么古蔺县森林防火灭火工作具有什么特色亮点?张兵介绍,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集中林区及容易引发火灾的连片墓地进行实地调查,弄清林内基本情况,核实林区界线,并采用“三色”布控办法,在指挥图上标注500亩以上(黄色)、1000亩以上(橙色)、5000亩以上(红色)的防控区域,全县460个重点林区、549个连片墓地,都集中在“森林火灾管控区域图”上,指战员一目了然,重点领域清楚,重点管控精准、火灾扑救措施针对性强。

  加强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规划新建完成林区防火公路50公里,提高森林管护和火灾扑救便捷程度;增设入口防火检查站15个,严控火源入山;建立监控系统7套,随时监测林火情况;设置林区管护站12个,强化日常巡护和管理。在森林火灾高危期、祭祀用火高峰期,对集中林区和连片墓地落实专人值守,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护检查;设立警示标牌1280块,在每座坟墓插上禁止火种“提示卡”、引导群众文明祭祀“提示语”。

强化日常巡护和管理

  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扑火队伍建设和物资的储备,做到县有专业队伍、乡镇有扑火尖刀班、村组有半专业队伍,全县共成立扑火队伍249支,开展了40次应急演练,并将扑火队伍前移、扑火物资下沉到村,共前移队伍70支,下沉扑火物资三类750件。重点区域的乡镇村组共购置油锯159台、风力灭火机141台、砍刀1420把、防火服500套、扑火2号工具4800把,并要求提前制定扑火预案,明确进出路线、扑救方式,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具有发生火灾后能快速响应的战斗能力。

  有了“三色”布防、“队伍”前移等新举措,也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信心。观文镇护林员杨凯表示,按照今年这种操作办法,我们一定能够抓好集中林区和连片墓地森林防火灭火的工作,彻底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古蔺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