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驻村第一书记吕煌斌:每天充满干劲 当好脱贫路上的带路人

2020年05月02日 12:52: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岳东 编辑:邱令璐

吕煌斌的日常,走访村民,帮解决问题

  四川新闻网泸州5月2日讯(陈希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吕书记,您又来看我家‘摇钱树’了。”5月2日一早,尽管是五一放假期间,可吕煌斌还是放心不下脱贫户范世兴家的大棚蔬菜基地,来了解销售情况。

  2017年5月,80后吕煌斌来到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曹坝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近3年来,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完成了新村聚居点建设,建起了蔬菜水果基地和村级光伏发电站,成立了农产品专合社……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必须再加把劲,巩固好脱贫成果,让脱贫户过上更好的日子。”在范世兴家的大棚蔬菜基地,吕煌斌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一定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谢吕书记的帮忙,基地的蔬菜销路很好。”去年已经脱贫的范世兴介绍,上月5000多斤芹菜成熟后遇到疫情,差点全部腐烂在地里。

  看到范世兴焦急的眼神,吕煌斌也跟着着急,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发起了爱心代销。信息发出后,收到微友们的回复都是要求送菜上门,而且需求量不大。芹菜保鲜期极短,如果零星采摘再分别送上门,要在短时间内销售完显然不现实。吕煌斌一边安慰老范,继续联系微友,一边和区农村农业局的相关负责人联系,找到了位于龙马潭区的“海吉星”蔬菜批发市场的商贩,请求他们帮助销售。

  事情很快得到了回复,“海吉星”市场的批发商愿意采购。但在疫情期间严格管控的情况下,批发商进不了村。

  吕煌斌又开始多方协调,全程陪同采购人员办理了通行证,让采购车顺利开进了范世兴家的蔬菜基地,短短几天时间,5000多斤芹菜一销而空。“看着范世兴数着钞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那钞票就像是揣进了我的腰包一样。”吕煌斌高兴地说。

吕煌斌走访村民

  基地里的芹菜销售完了之后,范世兴又抓紧种了空心菜、辣椒、丝瓜等,空心菜都陆陆续续开始卖了。范世兴说的“摇钱树”就是自家菜园的各种蔬菜。

  “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蔬菜销路不成问题了吧?”吕煌斌掏出笔记本,准备记下范世兴家目前的情况。

  “没问题没问题。”范世兴连连摆手说,“现在的菜不存在滞销,吕书记放心!”

  走访完范世兴家,吕煌斌还惦记着脱贫户扈忠芳家情况。扈忠芳的儿子和孙女都在外务工,她独自一人留守家中,靠养鸡增加收入。

  年前,她家的成品鸡销售一空,准备春节期间购买鸡苗,但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镇上所有店铺都已关闭。当时,扈忠芳电话求助吕煌斌,让他想办法帮忙买鸡苗。

  “小时候,家里的鸡苗都是自己孵化的,何不让她家也自己孵化鸡苗呢?”吕煌斌拨通了扈忠芳电话,可扈忠芳说,以前就孵过,成活率不高,所以这几年都是在外面购买。针对孵化技术不过关问题,吕煌斌又积极对接镇上畜牧员杨关银,对扈忠芳进行技术孵化的指导。据说,这次孵化的鸡苗成活率很高。今天,吕煌斌准备再去看看这批鸡苗长得如何,多久可以销售?

  去往扈忠芳家的路上,碰巧脱贫户夏世云正在田里插秧,吕煌斌停下了脚步,站在田坎上和他拉起了家常,了解他们家的春耕情况。“今年不但栽了水稻,还种植了高粱,家里又养了鸡、猪、羊,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夏世云说。“这样我就放心了,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吕煌斌给夏世云交涉后又忙着赶往扈忠芳家。

  “每天至少要走访10户贫困户,普通农户20户。”吕煌斌说,今天还要去高粱基地了解一下移栽情况。据统计,今年全村和泸州老窖公司签约了1400亩订单高梁,如果收成好,能为种植户创收约280万元。算着这些数字,吕煌斌眼神中透露出一份坚定。他说:“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