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答卷:我从脱贫攻坚一线来】省人大代表学加纳尔布:黄金荚网红订单富了八科村 “大数据+农业”破解看天吃饭困局

2020年05月12日 19:34: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文骥 编辑:邱令璐

省人大代表、丹巴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学加纳尔布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2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文骥 摄影报道)对于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农业多贡献”“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牌”“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富起来”关键词,特别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句,省人大代表、甘孜州丹巴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学加纳尔布很关注。“这些关键词为我们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认真学习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回到丹巴后,要在工作中把报告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学加纳尔布说。

  谈报告:未来工作方向明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提升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丹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加纳尔布结合自身工作内容谈到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他还透露,丹巴即将印发《关于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届时还将出台二十六项具体举措。

  “针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我们会出台措施,聚焦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开展挂牌督战。要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21个专项扶贫工作。去年丹巴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我们要继续坚持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针对乡村振兴方面,丹巴将紧扣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发展定位,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全县各行政村现实状况、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高、中、低建设标准。今年要持续巩固提升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成果,探索符合丹巴实际的乡村振兴模式和路径,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新建宜居乡村13个,努力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学加纳尔布说。

  讲故事:数字农业大有可为

  2018年,丹巴县农产品经销商江孝明拉了一车黄金荚来到成都销售。没想到因为太过稀奇没人“识货”,豆子最终大量滞销。一周后,江孝明不得不花600元请工人将烂掉的黄金荚倒进垃圾堆。消息传回,种植户们的心情降到了冰点。黄金荚是丹巴县特色农产品,原本种植黄金荚是为了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当地大力寻求发展的特色产业。可是,豆子种了出来,销路却一直打不开。

  转机出现了。丹巴县政府找到了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双方合作一拍即合。去年第一批成熟的黄金荚进入盒马鲜生成都各门店。随后借助盒马鲜生供应链,黄金荚从丹巴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的盒马鲜生门店,端上大城市家庭餐桌,成了一种网红蔬菜。

  黄金荚的主要产区丹巴县八科村被盒马鲜生确定为合作种植基地。八科村村民们根据订单为盒马鲜生种植黄金荚,八科村成为全国第一个 “盒马村”。

  “八科村的这个案例是数字农业时代,农村发展的新型样本。”学加纳尔布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一案例。“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当前数字农业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八科村通过订单农业,从产、供、销三个层面都做了数字化的重构。”学加纳尔布介绍,生产端使农村从分散、孤立的生产单元,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的数字农业基地;供应链端使加工、分选、营销全链路数字化,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再到品牌的快速、优质转化;销售端则以订单农业为核心,接入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线上线下分销平台。”

  “过去,传统农业靠所谓‘经验’,今年这个好卖,大家就跟到都种这个。现在我们则从需求反推供应,消费者喜欢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学加纳尔布说,基于大数据的运用,盒马会给村里反馈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南方和北方,对同一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可以使我们的种植更加精准。

  “去年6月,丹巴黄金荚卖遍全国,因为销售表现好,目前已经扩种了10倍。”学加纳尔布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随着高山蔬菜逐渐受到消费者们欢迎,八科村后来又给盒马种了五六种蔬菜,包括甘蓝、无筋豆、小白菜等。“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一改变也是实实在在的。去年八科村村民每亩地就增收了7000-8000余元。”学加纳尔布介绍说,“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农业凭经验种地、看天吃饭、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今年县里计划把数字农业基地做精做细,用大数据把生产者、消费者、供应链整合起来,实现模式的可复制推广。”

  提建议:重点关注数字农业

  “脱贫攻坚与农业种养殖的发展密不可分,不少地区脱贫产业仍然是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我建议,可重点关注数字农业,通过‘大数据+农业’,以需求反推供应,开展精准种养殖,着力解决‘种什么’以及‘丰产不丰收’等问题。”学加纳尔布说。

  “近年来,丹巴县一直在突围,从电商到新零售再到数字化,都在探索。”学加纳尔布介绍说,丹巴县按照‘有机、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思路,正布局构建‘7+2’产业体系,即‘菌、菜、果、药、酒、椒、肉”以及‘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体系’。通过这一布局,丹巴县建基地、培主体、强支撑、搞加工、树品牌、拓市场,将逐步走出规模小、分布散、抗风险能力弱的状态,推动老百姓致富增收。”学加纳尔布说。

  “未来农民将成为新型产业农民,农业将升级为数字农业,农村也将成长为数字化乡村。”对于数字农业的发展,学加纳尔布充满了信心。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