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小切口”立法 维护医院安全秩序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4日讯(记者 胡旭阳 实习生 聂蓥 摄影报道)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不同,更为振奋人心,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年全国两会,甘华田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同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尤其关注怎样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以及怎样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图片由受访代表提供)
甘华田介绍,自己每年都会带来很多建议并均得到了及时的回应。今年甘华田也同样带来了多份建议赴会,“维护医院安全秩序、制止人才‘头衔’泛滥、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这三项是我今年建议的重点。”
“自去年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共计审结杀医、伤医、严重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等涉医犯罪案件159件,判决生效189人。这些涉医违法犯罪,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甘华田说到。
因此,为加强医院安全管理,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甚至杜绝涉医违法犯罪。此次全国两会,甘华田提交了一份《建议尽快出台维护医院安全秩序的管理条例》的代表建议。
甘华田建议以“小切口”立法,尽快制定出台《维护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条例或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包括:警察直接承担医院的安保工作,取代现有医院内保模式;加大对涉医违法行为的处罚惩治力度;建立医院安检制度;对多次无理取闹等高风险就诊人员记录在案,加强防范措施;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可回避诊疗。
甘华田坦言道:“任何法律都应有能具体落地落实的细则,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细则来维护医院的安全秩序,保障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此外,针对人才“头衔”泛滥这一现象,甘华田还提交了《严控各类人才计划,制止人才“头衔”泛滥,尽快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激励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建议。他讲到,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各种人才计划,在吸引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存在名目繁多、杂乱无序现象。”甘华田表示,这不仅直接造成学术界的急功近利,而且滋生学术腐败,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助于鼓励科研创新,反而扭曲了人才成长环境,破坏了学术生态,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应予以高度关注。
因此,甘华田在该建议中共提出了四点建议。建议尽快建立一套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激励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科研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学术人才管理和评价的新体系,加强人才管理,实行跟踪评估和淘汰制度,取消学术“头衔”的终身制。
同时,要尽快清理整顿各类人才称号,工程、计划和项目,严格控制各类人才计划的数量,坚决制止“头衔”满天飞的乱象。
在人才评价方面,甘华田认为应减少文章、特别是SCI论文及科研项目和奖励数量的权重。要以创新能力和潜力为核心,以在促进科技进步和为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为主,让人才“头衔”更多回归为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的荣誉称号。
此外,为防止高校争抢有各种“头衔”的人才,导致人才的恶性竞争。甘华田提出,首先就应改变有关部门在评价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成就时,较为看重各种“头衔”人才数量的现象,制止各高校把“帽子”作为人才引进的标准和成绩,避免人才的恶性竞争和无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