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统筹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关键:三个统一

2020年07月13日 12:13: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文骥 张宇 编辑:蔡晓慧

古智猛答记者问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3日讯(记者 文骥 张宇 摄影报道)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负责人深入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怎样统筹推进?”

  对此,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古智猛回答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主干带动、多支竞发的良好态势,为国家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干多支”作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求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这次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加快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既回答了落实国家战略的区域布局问题,又指明了各地融入国家战略的方法和路径。

  古智猛表示,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关键要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持续提升成都发展能级,把做强主干功能与发挥极核作用统一起来。成都既是全省经济发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极核,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尤为重要。这次全会对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两区一城”建设、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门户枢纽地位“四件大事”作出系统部署,着力推动成都实现空间格局之变、发展方式之变、城市能级之变。这既有利于增强成都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成都和重庆相向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第二,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把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与打造成渝地区发展次极核统一起来。无论是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还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都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支撑力和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推动整个区域发展实现“水涨船高”。

  全会提出,要把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性工程,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以此带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兴。

  中部崛起,重点是以绵阳、德阳、乐山为带动,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入成渝双核发展。南翼跨越,重点是以宜宾、泸州为带动,加强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内自同城化、川南一体化。北翼振兴,重点是以南充、达州为带动,积极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

  第三,加快做优重要节点城市,把促进干支联动与强化功能协作统一起来。省内重要节点城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是“多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大空间尺度看,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会提出,各重要节点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成渝双核的功能协作。位于重要交通干线和流域的沿线城市,主要是强化通道功能协作,协同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轴带支撑;具备产业发展基础和协作条件的城市,主要是强化产业功能协作,携手共建上下成链、左右配套、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处于生态功能区的市(州),主要是强化生态功能协作,发展生态经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与重庆毗邻的地区,还要用好融合发展的地利之便,携手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古智猛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