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城入圈”?资阳苦炼“内功”探寻新密码当好成渝双城“圈内人”

2020年07月21日 16:21: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杨颜铭 编辑:邱令璐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颜铭)“长寿之乡”、“石刻之乡”、“柠檬之乡”、“陈毅故里”.....资阳被冠上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标签,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将成为资阳向前发展迈进的又一个崭新标签。

  今年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磅落地,激起千层浪。这一积极信号,迅速在成渝大地掀起一股前所未有、激情澎湃的发展风潮。

  上有谋划,下有呼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正如一轮红日,蓬勃而出。7月10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全局上、方向上进行了谋篇布局。

  而资阳作为全省唯一直连成渝的地级市,该如何打好这张区位优势牌,当好名副其实的“圈内人”,探寻“进城入圈”的新密码?

  “新”机遇

  加快建设“同城化率先突破区”

  近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决定,对于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两个大局”,肩负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提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只是做大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还要通过双核带动,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带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兴,实现整个区域“水涨船高”。省内重要节点城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是“多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大空间尺度看,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已谋定,局已布好,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城间重要节点城市——资阳,如何抢抓“新”机遇,找准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入点、突破口?彰显资阳在成渝城市群大格局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当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排头兵’、服务壮大主干做强成都极核的‘先行者’、建设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合作的‘桥头堡’。”资阳市委、市政府为全市发展清晰定调,资阳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将牢牢把握成资同城化战略引领,突出打造成都东部新区资阳协同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等平台载体,着力强化成渝联动门户、成都东部枢纽、临空经济高地、山水魅力之城功能支撑,加快建设引领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区。

  资阳,将锻造一条完美的链条,把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圈串联起来,增速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

  “新”联动

  拓宽“朋友圈”共推“双圈”建设

  看渝资:

  今年4月底,资阳与大足“联姻”,探索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随后双方在市场监管、税收征管、医保等领域相继展开合作。

  6月,资阳市公安局与大足、潼南、荣昌公安局签署警务合作机制协议。

  发展柠檬产业,安岳县与潼南区从暗地相争到携手同行,目前已草拟出《共建“中国柠檬金三角”战略合作协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柠檬金三角”,推动柠檬产业联动集群发展。

  近年来,资阳与重庆区县在交通互联互通、汽车产业协同配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多层次、多领域纵深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看成资:

  今年上半年,资阳全面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三年行动计划》及《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成都各层面开展对接交流30余次、新达成合作协议方案20余项。

  今年成资同城化发展共实施133个重点项目,上半年开工项目36个、复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57.4亿元,同城化脚步不断加快。

  6月底,资阳临空经济区集中开工27个项目,有力助推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建设,22个项目纳入成德眉资“三区三带”集中开工。

  今年来,资阳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各个部门、各个区县、各个领域与成渝两地间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互动、签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密度之高、前所未有。而这一切新联动新合作,都将助推“双圈”建设,资阳身在其中、承接其势、共享其利。

  唱“融入之歌”,弹“协作之调”,做“发展之功”,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资阳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将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产业

  机遇化动能  打造5大生态圈 7大功能区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随着成渝“双核”产业结构升级,部分资源要素向周边溢出,对成渝中部区域产生外溢效应。资阳正主动出击,把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

  如何将机遇转化为动能?前不久资阳召开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回答了这一问题,“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察大势观大局,资阳有优势、有基础、也有方向。明确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打造“5+N”现代工业体系的目标。找突破抓关键,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鞋服5个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圈;临空制造配套、中国牙谷、医药食品等7个工业产业功能区。

  提到打造“中国牙谷”产业功能区,目前园内重要载体牙谷科创园区多功能中心项目,历经两年多建设,已进入外立面玻璃幕墙施工阶段,计划在今年底交付使用。未来,这里将成为资阳高新区接轨世界,涵盖展示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口腔医疗中心、招商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另外,6月30日,资阳临空经济区内成资临空大道大高寺连接线、雁溪湖水利和景观工程等27个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临空产业新城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崭新阶段,也标志着资阳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成资同城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当前,利好政策交汇叠加,资阳正找准切入点、突破口,在谋深谋实上狠下功夫,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主动融入成渝产业生态圈,乘势借力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新”路径

  快联快通加大马力  轨道交通资阳线按10月开工推进

  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

  7月2日,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进会召开。两省市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5”合作协议,标志着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开启新征程。

  7月17日,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招商推介会上提到成渝、遂渝高速公路将进行“四改八”扩容改建,由两地统一推进、统一谋划、统一开工,争取同步建成。消息一出,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也释放了一重要信号: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完成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实现成渝两市1小时通达。再次彰显出两地打造内通外达城市“动脉”的决心。

  目前,成渝间已有建成的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以及计划今年底通车的成资渝高速。今年3月复工后,资阳全力提速成资渝高速项目建设,参建人员干劲十足,各项作业有序推进,迎战“冲刺期”。今年1-6月完成投资16.9亿元,全线路基工程已全部完成。

  再看成资间其他重点交通项目也是火力全开。今年,成自高铁资阳段征地拆迁和土建施工有序开展、上半年完成投资3.6亿元;轨道交通资阳线正按10月开工抓紧开展报批立项、地勘等工作;成资大道成都段全线开工、资阳段上半年完成投资4.6亿元,成资临空大道加快建设,成南达万、成渝中线高铁、蜀都大道东延线(资简段、乐简段)、成渝高速至成宜高速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还需交通一线牵。深知这一关键点的资阳,聚焦“外畅内联”,加速构建“7高11轨16快”综合交通网络,全面融入成都半小时、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新机遇、新联动、新产业、新路径。当下,资阳正抢抓机遇、苦炼内功,夯实好“入圈”底子,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城市,当好名副其实的“圈内人”。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