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爬行求学 如今站立支教 凉山“爬行少年”爱的回报

2020年08月26日 04:56:50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于婷 编辑:王敏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一间破旧村舍改成的教室里,熊洞站在讲台上写着板书,台下坐着17个认真听课的学生。10年前,熊洞曾在这里艰难求学,10年后,他在这里圆梦。

2010年,还是小学生的熊洞,由于烧伤导致右腿残疾,每天只能爬行上下学。因为被前来支教的老师发现,通过网上筹得治疗费,他被送到广东治疗,重新站了起来。通过努力,考上大学的他,今年暑假从德阳回到家乡凉山,在自己当年就读的村小当起支教老师,希望给孩子们讲一讲他和大山外面的故事。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教室里,熊洞百感交集。

噩梦

2岁时遭意外烧伤

男孩16岁才“爬”进校园

很多熟悉熊洞的村民都记得,当年这个孩子手脚并用、每天艰难爬行数小时也要前往村小上学的模样。

24年前的冬天,凉山州木里县白碉苗族自治乡烂房子村,熊洞一家遭遇了一场意外——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熊洞的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外出干活,留下2岁多的熊洞独自在家。一天睡觉时,熊洞不慎踢倒了放在桌上的火盆,被子瞬间被点燃,而他只能在火焰中哇哇大哭。等到父母回家时,熊洞的右腿已经被严重烧伤。

烂房子村海拔两三千米,交通十分不便,村里也没有医生。无奈之下,熊洞的父母只能用土法给他敷药,草草包扎处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到了七八岁时,熊洞的大腿小腿基本长在了一起。祸不单行,10岁那年冬天,熊洞的爸爸又在干活时遇山体崩塌遇难。

此后,熊洞只能爬着前行,一小段路,别人只需几分钟,他得花上近一个小时,手掌经常被沙石磨破出血,苦不堪言。直到16岁,熊洞才克服重重阻碍,艰难“爬”进校门。也正是因为进入了学堂,这个“爬行”少年的命运得以改变。

转机

支教老师伸援手

赴广东治疗他终于站起来

在学校里,熊洞遇到了前来支教的广东义工组织——佛山好友营的志愿者。见到熊洞,听闻了他的遭遇,支教老师决定帮他“站”起来。

他们通过努力,募集到了4万多元,但是与预计的10万元治疗费还有很大的缺口。不仅如此,因为熊洞腿伤时间久,血管神经等组织挛缩变形严重,治疗技术要求相当高,不少医院都有顾虑。经过多方联系,一家佛山的医院终于愿意为其治疗。

随后,支教老师和爱心人士带着熊洞,辗转踏上了寻医之路。在佛山顺德和平外科医院,听说了熊洞的情况,医护人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病房,还为他捐款8000多元。医院的专家团队为熊洞实施了长达12个小时的手术。“手术难度之大,是我从业20多年来从未遇到的。”时任医院业务院长的张敬良回忆道。

术后三个月,经过康复训练、牵引,熊洞的腿伸直了、有力了,终于如愿重新站了起来。2010年3月初,熊洞出院回到家乡。借助拐棍,他翻过一座山,去看望了九旬的外婆。而后,经过艰苦康复,熊洞可以弃拐站立行走了。他不仅可以走着去上学,还能帮助家里干活,“挑一百多斤都没问题”。

追梦

6年学完9年课程

25岁“超龄”考入理想大学

站起来后的熊洞,发奋学习,用6年时间“啃”完了9年的课程。2016年,他考取了攀枝花市建工程学校。

学习、运动、交朋友,熊洞用乐观和努力,不断追赶着同龄人的脚步。他先后获得了校园十大“自强之星”、“球赛风尚运动员”、四川省最美“中职生”等荣誉。不仅如此,他也一直没有忘记帮助自己站起来的好心人,常常通过书信、短信等形式,把自己生活、学习的最新情况告诉医院的医生们。

其中有一名医生,连续5年每年资助熊洞3000元学杂费,直到他读完中专。

2019年,25岁的熊洞考上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的生活,紧张而充实。一年的时间,熊洞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当起了志愿者,有空常去养老院和公共场所做义工,为老人按摩、打扫卫生、宣传垃圾分类等。

“当初刚做完手术的时候我就想,要是以后能走了,我就要成为一名老师或者医生,这是我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熊洞说。

圆梦

暑假回村小支教

同学被感动也主动要求加入

今年7月14日,放暑假回到老家的熊洞,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把村里的孩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跟他们分享外面世界的精彩。

他马上为此忙碌了起来,找到想学习上课的孩子、跟家长开会、打扫整理闲置落满灰尘的教室。7月18日,熊洞的“暑期课堂”正式开课,来上课的学生从2年级到6年级都有,每天上7小时的课。为了备课,熊洞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大学同学被他感动,也主动要求加入支教的志愿者行列。

“如果去打暑假工,的确可挣些钱,但我更想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有人问起熊洞为什么要组织支教,他总是这样回答。在课余,孩子们很爱向熊洞打听大山外的人和事,他们好奇的眼神,让熊洞也受到了鼓舞,他说他愿意做孩子们眺望山外的“眼睛”,也时常勉励孩子们刻苦学习,以后走向更远的地方。

还是这个村小,还是这个教室。从家到校的这段700多米的路,10年前爬行的熊洞,要走上半个多小时。10年后,只需要七八分钟。那个曾不得不囿于方寸之间的少年,如今正带着满满的爱,从狭小的过去走向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