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掉穷根栽富根”是什么让当年传遍秦巴山区的红军歌谣成为现实?

2020年09月30日 14:17:23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编辑:于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特别报道

开栏语:

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实现了,巴中彻底解决了秦巴山出行的千年难题;异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已全部完成,凉山州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施“绿道+林盘+文化”行动,以绿道和林盘为核心的绿色新经济体系,将郫都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

在为全面小康而奋斗的非凡历程中,一千个地方就有一千种发展方式,一万个村庄就有一万个成长故事。百城千县万村,在发展的路上,挖掘了自己的特色,活出了自己的个性。它们的探索路径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即日起,走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跟着四川新闻网的报道了解一下!

“挖掉穷根栽富根”是什么让当年传遍秦巴山区的红军歌谣成为现实?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30日讯(记者 陈淋)“两个多小时就从北京飞到巴中恩阳机场了,回家路更便捷了。”在北京务工多年的巴中姑娘小李再也没有舟车劳顿的担忧,随着老家巴中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她告别了“人在囧途”。从恩阳机场回到村里,同样路路畅通。就几年时间,家乡的交通连“毛细血管”都是通达的。便捷交通的背后,是巴中“道路联网”工程发挥了大作用。

巴中地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三区叠加”典型地区,结合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不畅的实际,巴中在全市实施以畅通乡村、覆盖村社、联网成带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实现了村村联通、产业项目联通、域内域外联通的大交通格局。

恩阳机场建成通航,开通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10条航线;巴达铁路投入运营,巴中至成都、重庆开行动车;巴陕、巴达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汉巴南铁路和巴(中)万(源)、苍(溪)巴(中)、镇(巴)广(安)高速公路以及米仓大道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巴中“6纵6横3环1航”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域内贯通“微循环”也被织密了。巴中大力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路网联网、农业产业项目和文旅项目全链条联网,全市新(改)建市、县、乡联网路4000余公里、畅通村通道路6400余公里和通组公路4.9万公里,农村路网体系已全面建成,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彻底解决了秦巴山出行的千年难题。另外,巴中建立道路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推行区级总路长、区级路长、乡(镇)级路长、村级路长的“四级”路长制,实现了农村路建好更要管好的长效机制。这项经验还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交通联通了,产业也在联通。巴中正在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美丽中国”的巴中实践中,巴中充分发挥优良的自然生态优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持续擦亮“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金字招牌。巴中市扭住茶叶、核桃、药材、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突破110万亩,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南江县“借羊还羊”的“授渔”式可持续扶贫模式2019年5月入选“全球减贫案例”优秀案例。

“太阳出来像明灯,红军与我心连心,大家齐心团结紧,挖掉穷根栽富根”,当年传遍秦巴山区的红军歌谣,如今在巴中都变成了现实。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