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原创精选

【新征程·蜀地巡礼】眉山丨四川青神:橘满枝头竹满野 目光所至皆是青色

2022年04月12日 16:40:2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李田 王丽 编辑:尼玛准

微信图片_20220412113930.png

竹里巷子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眉山4月12日讯(李田 王丽)橘满枝头竹满野,目光所至皆是青色。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微信图片_20220412113926.jpg

乡村美景

  城如其名,青神的气质里充满“青”色——生态美,产业绿。近年来,青神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县”“四川省竹林风景线建设先进县”等生态名片,并刚刚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青神的气质是如何涵养的?从一个村的变化说起。

  兰沟村位于青神城郊之处,曾经垃圾四处可见、臭水沟排水不畅、村民庭院内乱堆乱放。

  转变来得意外地快。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实施,兰沟村开始建污水处理厂,改造厕所,并精心打造了一批绿色生态的“竹里IP”景观系列文旅项目,如今华丽转身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2021年9月7日入围“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拟认定名单”。

微信图片_20220412113916.jpg

萤火虫美景 何刚 摄

  绿色生态屏障由蓝图走向了实践。“十三五”期间,青神县深入实施绿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投入111.9亿元,建成竹里桃花、竹里海棠、城乡污水处理厂(站)提标改造等72个生态类项目,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9㎡。

  “青”,不仅是这座城的外貌,更融入了这座城的血脉。高台镇百家池村果农程方贵感触尤甚。

  以前,程方贵总是将用过的农药包装丢在垃圾桶里,可从去年起,这些垃圾可以换钱了。县里创新推出农药包装废弃物“1元押金制”回收处置模式,程方贵只需将使用过后的农药包装拿到农资店,每个至少可以退1元钱。

微信图片_20220412113922.jpg

唤鱼公园

  高宗吉最近也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周提着口袋,步行到数百米外的收集场所处理生产危废物。高宗吉是小微企业——四川吉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过去,为了妥善处置生产危废物,他不仅在厂房内设立了专门储存空间,安排专人负责,还要委托第三方危废处理机构。“以前,每年光是处置危废物就要花近6万元,现在只需5000元。” 高宗吉一脸轻松。

  小习惯不仅成就了大环保,更让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2020年,青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4元,增长8.9%。(图片来源:青神县委宣传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