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水陆空”齐全 成都自然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抢先看

2022年07月12日 04:05:42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林聪 王勤 编辑:王敏琳

恐龙龙骨标本

  7月11日,由四川省文旅厅组织的“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走进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成都自然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了该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位于一楼的隆昌铁陨石,二楼的合川马门溪龙以及三楼的大竹重庆鱼。有趣的是,这三件宝贝分别来自“水陆空”。

  空——

  从天而降的隆昌铁陨石

  隆昌铁陨石在明朝陨落到四川省隆昌县城西北郊约五华里的道观坪,入地很深,清乾隆25年(公元1761年)被人掘出,以“神物”珍存,1973年运回成都自然博物馆。

  该陨石外观呈似圆锥状,锥高46厘米,长44厘米,宽20厘米,内部生要由锥纹石和镍纹石两种宇宙矿物组成,系一种铁镍合金。隆昌铁陨石大概成人怀抱大小,看上去抱起来并不难,但实际总重达158.5公斤,比重为7.572,相当于抱起两个成年男性。

  陆——

  22米“大”的合川马门溪龙

  位于二楼的合川马门溪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

  水——

  1.5亿年前的大竹重庆鱼

  三大“镇馆之宝”的最后一件,是位于三楼、来自1.5亿年前的大竹重庆鱼。大竹重庆鱼属硬骨鱼纲、古鳕目,个体大,长纺缍形,背鳍居背中央,尾鳍为半歪尾型分叉深而大,鳞片厚呈菱形,生活于河流或湖泊之中。此标本保存非常完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记者 林聪 摄影 王勤

来源:成都商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