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本网原创

【直击新闻发布会⑤】如何实现不同作物协同增产?四川将这样做

2024年06月14日 11:23: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戴璐岭 编辑:刘亚宇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6月14日讯(记者 戴璐岭 摄影报道)14日上午,《“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政策吹风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

  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不久前印发,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四川将如何落实这一行动方案?本次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不同作物协同增产”,四川又将准备如何协同增产?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_副本.jpg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

  对此,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介绍,四川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把粮食生产这件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作为粮食主产省必须肩负的使命担当。

  伍修强说,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的建设布局上,与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巩固提升口粮、主攻玉米大豆、兼顾薯类杂粮”的增产思路保持高度一致,1000个粮油千亩高产片中,粮食作物810个,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合计440个、占粮食千亩高产片的54%,玉米大豆合计310个、占38%,马铃薯60个、占7%。“接下来,我们将在稳定粮食播面的基础上,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技术入户到田,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进而实现不同作物协同增产,稳步提升全省粮食稳产保供能力。”

  具体到作物上看:

  水稻要扬优势。将加快在21个县(市、区)建设3个省级水稻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稻香杯”优质稻品种和集中育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同时,充分发挥川南稻区光热资源和生产技术优势,持续深挖“中稻+再生稻”模式潜力,力争今年再生稻亩产提高10公斤以上,带动水稻亩产提高3公斤以上。

  小麦要促平衡。实施好重大品种推广补助政策,扩大主导品种、当家品种覆盖面积,落实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一喷三防、“两季田”免耕带旋播种等适用措施,实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力争亩产增加5.5公斤。

  玉米要挖潜力。突出抓好13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县推进建设,实施“增加100株、增产10公斤”行动,通过配套耐密植品种,落实关键耐密植技术,科学合理增加大面积种植密度,尽快释放提产潜力。今年要实现亩产提高3公斤以上。

  大豆要强模式。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严格落实“选配良种、缩株保密、扩间增光”集成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控。力争今年亩产提高2公斤以上。

  薯类要补短板。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低会影响抗病性和产量表现,这是当前单产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将通过选用单产高、耐贫瘠、抗性强的优质脱毒种薯,抓好早、晚疫病和地下害虫防控,今年亩产增加2公斤以上。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