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会说话Ⅴ 趣说川剧史⑥|为了让歪果仁也能get中国专属快乐,川剧大咖们煞费苦心!
2021年10月26日 12:03: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云月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川剧,曾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然而,大部分人对川剧的了解仅限于电视剧里频繁亮相的变脸跟吐火。川剧在四川如何生根发芽,又为何能成为蜀地艺术“扛把子”?欢迎收听《冷历史会说话第五季:趣说川剧史》,让我们一起去触摸那些台前幕后的冷历史,感受“剧美天府”的热新闻,再次爱上川剧。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为了让歪果仁也能get中国专属快乐,川剧大咖们煞费苦心!
川剧,一说出来大家都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可谓是家喻户晓,那它为啥这么出名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它早些年间在省内省外四处巡演的事儿了,这之后,川剧就彻底名声大振。它也终于不再只是一种独属巴蜀人民的剧种,而是真正地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
走向全国的下一步,就是走向世界。
据说当年,川剧团承接了中央下达的要到东欧四国进行访问演出的任务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对此次出国,川剧团可谓是格外重视,在演员的选择上,这些演员都是来自川渝地区的演员中的“尖子生”,其中包括陈书航、周裕祥、胡漱芳等在当时被称作“表演艺术家”的戏曲界大佬,而在剧目选择上,则多是舞蹈性较强和偏武打的动作类剧目,比如《拦马》《秋江》《人间好》等等,这些考虑,全然都是为了让外国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川剧观看体验,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川剧的魅力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就这样,中国川剧团一行60人带着14台戏“浩浩荡荡”地去到了东欧四国。
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外国人怎么样才能get到川剧到底讲了啥呢?对于这个问题,人家川剧团早就想到啦,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宣传环境,川剧表演既要适应外国朋友的不同的审美,还要让他们看得懂,觉得有趣。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川剧团因地制宜,一方面对剧目内容进行修改细化,多了一些肢体动作,让外国观众可以根据动作来猜情节,另一方面又结合表演的反馈来进行舞台监督。就像《秋江》的演出中,多加上的戏曲虚拟表演让观众的情感随着剧中人情绪的变动而产生波动;《穆桂英》的演出中,演员的服装美,场面的壮观美,让外国人看了都有些“上头”,他们也拥有了中国人的同款快乐!这些东西都给国外观众带去了新的戏剧体验和对中国文化的全新认识。
外国人不懂中文,听不懂可咋整?川剧团一开始也担心,但你别说,还真奇了!文戏《柜中缘》一上台,这剧中忠良后代岳雷阴差阳错误入农家,被村妇玉莲藏在衣柜中,两人的“柜中之缘”还真就让这些外国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看来啊,这真正的艺术交流,原来是不受语言限制的。
中国川剧团走了出国门,一个个剧目东欧四国轮番上演,川剧这才是真正唱响在了国际舞台上。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每周二和周五,《冷历史会说话第五季:趣说川剧史》期待您的聆听。下期节目我们将为您讲述——全乐队都得听他的,川剧“锣鼓匠”为啥能站C位?想回顾往期内容,欢迎关注"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和“首屏新闻”客户端,我们每期节目的文字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哦!
注:喜马拉雅搜索专辑“冷历史会说话”即可收听节目,关注“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和“首屏新闻”客户端可了解更多内容哟~
监 制:楚彦 唐明 陈浩 侯敬文 蒋娜
制作统筹:赵梓君
文 案:赵玉琳
配 音:王雪君
音频剪辑:赵梓君
封面设计:谢冠男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