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社会民生

一群视障者的“天堂电影院”

2023年05月13日 07:49:11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杜玉全 陶轲 编辑:王敏琳

认真“观”影(左上角为电影解说员)

  轰隆隆的油门声中,一辆白色汽车全速前进,腾空飞出冲破天际。

  银幕前的人也跟着紧张起来,紧握双拳,身体前倾,头略微侧向一旁,想听得再清楚些。

  解说员紧盯银幕,讲述着画面的流变。此刻每个人都屏气凝神,光映在他们脸上,扫过低垂的双眼。

  5月9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成都青芒影院放映厅里,42位视障者正在“观看”电影《人生路不熟》。

  一场特殊的放映

  这场电影,是有解说的

  水磨石地面被踩得又滑又亮。青光眼夺去李传立的视力前,这是他对影院最后的记忆。

  记忆中还有年轻的父母,为了保住儿子的眼睛,整日奔波。但最终,他仍然没能保住眼睛,只能安上义眼。他不想再出门,为了买一斤鸡蛋,他宁可绕到很远的小店,因为那里有熟悉的老板,“至少不会对我指指点点”。

  但来到青芒电影院,他却没有这样的顾虑。老朋友们陆续赶来,大家竖着耳朵寻找同伴的声音。“你来啦!”一把拉住对方的手,脸上绽放出笑容。

  电影解说员曹雪菲提前半小时进入放映厅做准备,一盏台灯、一个话筒、一份40多页的剧本,他和搭档将交替讲述剧情。

  放映厅里,最后一盏灯熄灭了。随着曹雪菲的声音响起,场内瞬间安静。“现在放映的是出品公司的片头,正片即将开始……”

  在人物对白间隙,解说员手拿剧本,对着画面解说场景。观众的情绪随着他的解说而波动。

  视障者想象空间有限,因此旁白一定要准确、简练,既不能喧宾夺主盖过片中对话,也不能代入太多情绪影响观众判断。在讲述消防员为救人牺牲时,曹雪菲加入了留白。沉默有时也是一种语言。

  每次解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因为黄斑病变,父亲视力减退。慢慢的,他从小心翼翼的父亲身上,明白了一个现实——视障者需要帮助,更需要尊重。

  一群特殊的人们

  “我们也渴望交流”

  散场时,黄丹差点找不到门。以往观影都有丈夫或女儿陪同,这次她要求独自前来,“总不能一直让家里人陪着”。

  人生前20年,黄丹读了中专,在运输公司上班,视线却越来越暗沉。婚礼上,只能等丈夫的酒杯主动来碰她的酒杯。

  女儿出生时,她仅存一丝视力,隐隐记得女儿像爸爸,“又丑又乖”。现在女儿14岁了,她与女儿聊天、逛书店,“真的爱一个人的时候,眼睛是不重要的”。黄丹认为,陪伴是最好的爱,让她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为了和女儿找到更多共同话题,去年她第一次走进了青芒影院,看了女儿最爱的《奇迹·笨小孩》。解说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如果没有旁白,单靠自己揣摩,许多逻辑还是对不上”。

  年逾花甲的刘泽跃自称“资深盲人”,他自幼失明却生性乐观,“天生看不见,也就不必在乎”。即便如此,他也只去固定的超市和理发店,因为这些店“安全、有人情味”,老板对人也尊重。

  “安全”,是刘泽跃来青芒影院的原因。他觉得,青芒影院给视障者讲电影的人很有激情,最重要的是,很善良。

  刘泽跃爱玩手机。有人好奇盲人怎么用微信、怎么支付、怎么打车,他都乐于分享。在地铁上遇到帮助他的人,他也想跟人家摆龙门阵。“要是人家了解了我们,就会知道残疾人也有情有义。”他说,其实我们也渴望交流。

  一个贴心的尝试

  促人心无障碍

  据了解,中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员,全球排名第一。帮助视障者走出“孤岛”,是青芒影院创立的初衷。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成都本土公益组织已经放映了156场电影,保持每月一次的频率。三位发起者都是曾经的媒体人,一直想以自身资源做点有意义的事。

  在贺麟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孵化下,青芒影院应运而生,2016年走进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2018年进入普通影院。成都影视服务中心提供了资金等支持,多家影院以极低的价格提供场地。解说员团队、无障碍电影剧本创作团队、志愿者团队也日益壮大。

  每月第二个星期的周二,是青芒影院放映时间。在口口相传中,观众从寥寥几人到场场坐满。

  发起人之一李众说,青芒影院不仅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也将促进残障人士和正常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比如他就是从观众中第一次知道,视障人士中有电台播音员、钢琴调音师、淘宝客服。

  记者 杜玉全 实习记者 张芷旖 摄影记者 陶轲

来源:成都商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