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绵阳涪城:“三个突出”点燃新质生产力“人才引擎”
2024年03月14日 11:57: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刘佳慧 编辑:田莉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绵阳3月14日讯(记者 刘佳慧)3月13日,绵阳市涪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陈冬冬 摄)
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涪城区作为全省首批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对象,在人才制度机制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近年来,涪城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兴市”战略,以建设全省首批人才工作先行区为抓手,系统实施八方英才聚涪城行动,创新出台涪城“人才十条”等系列人才新政,设立1亿元产业、人才、科技政策资金池,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7亿元。2023年引进各类人才3180人,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县域层面先行探索技术菁英领衔建设卓越工程师工作室,精准培育产业人才,推行人才评价前置改革由企业自主认定人才。高效运营涪江流域人才港,高规格举办涪城首届“人才周”活动,全域建设人才驿站,新建“拎包入住”人才公寓804套,开通全市首条人才公交,“鸿儒 乡里”创新生态圈加快构建。
下一步,涪城区如何以人才机制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何丽嘉表示,将坚持系统思维,以人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引擎”。
突出引才机制先行,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涪城区将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人才需求,从大规模引才向精准引才转变,发挥涪城“人才十条”、人才项目聚才优势,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集成支持企业引才。强化百企进校上门引才、揭榜挂帅全球引才、市场猎聘专项引才,对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引才,到2027年引进高层次人才9000人以上。
突出产才融合先行,打造创新人才活跃地
完善工作统筹调度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采取校地企共建产业工程师学院、特聘“科技镇长”等方式,加快建设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上中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同时,强化企业用人主体地位,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人才扶持力度,人才评价更加注重薪酬待遇、发明创造,赋予企业人才举荐、经费管理等更多自主权。
突出服务保障先行,打造人才生态涵养地
鲜明敬才重才爱才导向,深化党政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人才机制,用好中关村信息谷等专业双创服务平台,加快人才服务专业化、定制化、数字化。提升人才公寓供给水平,创新建设人才社区、人才小区,构筑“吃、住、行、医、学、娱”一体化人才服务新模式,打造立体式人才服务综合体,以人才生态吸引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